知青說普洱茶茶如其人{三}
發布時間:2025-01-28 點擊:20
文/知青
老刀說:你的五年算不了時間;五十年代初我開始正式喝普洱茶,七十年代初我開始喝熟茶,九十年代初我開始喝濕倉茶,本世紀初才回復喝以前留下來生茶,都是在西雙版納的老家存放的;老家中有一幢老房子,全是茶葉倉庫。因為我們上幾輩人都是做普洱茶生意的。有自己的茶山和田地,都是用來放租的;六十年代都沒有了,只剩下幾幢房子和一幢茶庫房子。我記得茶葉房子應該有三幢,每年都裝整房子的茶葉,第三年才買出來。我們做茶是這樣的,收茶收半年,雨季一到我家就不收茶而開始做茶。壓茶作坊蠻大,有很多石模,石模很重,農戶亦來打短工。當時很少給工錢的,都是按工錢計算換成鹽巴、火柴等生活用品;當時我家是那里的大戶,那里姓刀讀作召,是那里的土皇帝。后來被稱為土豪劣紳,是被專政的對象。我被迫逃出來,到緬甸、泰國輾轉到了香港,才回國建設祖國。改了姓,姓邵!連民族也改了,漢族!八十年代才改為原姓,但民族不能改了!我記得廣西的八鋪,亦有祖屋的。幾年前八鋪已今非昔比了,連地名也改為八步了。
知青說:現在那幾幢老房子還有嗎?
老刀說:還在七十年代,我靜靜地曾回去過,遠遠望過祖屋;九十年代初亦回去過,只剩下凋零的房子;但未曾到茶倉庫看房子。由以前的管家和后人住著東廂房一幢,其它幾幢房子都是空置的。現在,我已是做了外公的老人,還是平平淡淡了卻殘生吧。
佗爺說:人們的想法是很多的!又是多變的!人沒有想法就不會長進了。茶葉的變化也是一樣,時間越長變化則越大越少。
老刀說:人到中年萬事休!思想亦緩慢下來,甚至會停止。天若有情天亦老。思維也會老的。茶葉到了一定時間的陳期亦會象人一樣力求平凡平淡平靜平安
普洱茶根譚血淚中的紫大益
第一批大益青餅應該是一九九六年勐海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后,因為將大益的牌子使用餅茶中還是一種嘗試,目的是將餅茶打出去,對此勐海人是有信心的,因為一九九二年他們迫于無奈地將大益用于沱茶中,放棄中茶牌無疑是一個信念的改變。
啟用大益牌是在八十年代未,只是試用于較高檔的滇綠色裝中,滇紅也有見此,但更多的是熟普散茶,因為熟茶是勐海的主打產品,用過去計劃經濟的術語,這是全國大合作的典范,大家卻知青堆技術產生于香港,形成于廣州,發展于云南,所以勐海人勇于將大益牌用于熟茶之中,事實證明了他們不愧于熟普之王。
而將大益牌用于餅茶中則相對而言推后了,還是被經革來的事!當一九九六年勐海茶業有限公司成立之時,廠領導和云南省公司給予了關注,把大益牌給了公司并將第一批餅茶冠大益,這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紅圈紫大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