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究竟能不能解酒?
發(fā)布時間:2025-01-24 點擊:34
關(guān)于解酒,網(wǎng)上有特別多的方法,喝茶解酒就是其中之一。不得不感嘆,茶的作用真是多!可是小編發(fā)現(xiàn),茶葉的種種功效作用中似乎并沒有解酒這一項,喝茶究竟能不能解酒?是謠傳還是事實?
事實是,喝茶并不能解酒,而且用茶來解酒是相當錯誤的一種做法。特別是很多人醉酒之后喝濃茶,這種行為不僅不能解酒還會對身體有很大傷害。為什么喝茶不僅不能解酒還會傷害身體呢?小編給大家總結(jié)了以下幾個原因:
1、酒后飲茶,影響腎功能
酒后就馬上飲茶會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增加腎臟負擔。酒后,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zhuǎn)化為乙醛,乙醛再轉(zhuǎn)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飲茶,茶中的茶堿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
2、酒后飲茶,雙重增加心臟負擔
酒后不建議飲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會給心臟加重負擔。原本酒精對心血管的刺激就很大,如果再喝茶的話,尤其是濃茶,濃茶中茶堿和咖啡堿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如此這般,雙管齊下,更加速了心臟跳動,從而加重了心臟負擔。對于高血壓的人群來說,這樣的危害是極大的。
3、影響代謝功能
我們都知道茶有利尿的效果,酒后適量飲茶,除了增加水分稀釋體內(nèi)的酒精濃度,還能加速酒精排泄,加快醉酒狀態(tài)的解除。雖然可以短時間內(nèi)解除酒醉,但是酒精被人體吸收后,約有90%在肝臟進行代謝。正常情況下酒精會在肝臟先轉(zhuǎn)化為乙醛,然后再轉(zhuǎn)化為乙酸。整個過程根據(jù)飲酒量和個人體質(zhì)不同約需2-4小時。如果當這個過程處于進行之中時大量飲茶,茶葉中的咖啡因會作用于腎臟產(chǎn)生利尿效果。此時酒精轉(zhuǎn)化為乙醛后尚未來得進行下一步分解,便從腎臟排出,而使得腎臟受到大量乙醛的毒害,將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
如果想要解酒的話,可以在喝酒前喝一杯熱牛奶,酒后也可以喝一些蜂蜜水,這些都是不會傷害身體的解酒方法。別再想著喝茶來解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