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閱讀——茶筅
發布時間:2025-01-24 點擊:31
茶文化閱讀9月6日賞:茶筅是截取竹枝做的,茶筅長五寸,將茶舀入茶甌中加水后,再用茶筅調和攪動。等到水里攪起的水沫形如云頭、雨腳,就算是洗刷好了。
茶筅的大量使用是從宋代開始的,宋徽宗說茶筅是用老竹子制成,本身要厚重結實,前端劈開成細條,而且要尖銳一些,這樣擊拂茶湯的時候才會順手,就算用力過猛,也不會浮沫亂生。日本茶道用的茶筅,是把前端分開的竹絲再往后彎一道,前端形成弧形,這樣一來攪拌的面積更大,更利于形成湯花。
湯花固然是以形態、持久來比拼,可是它的意義,卻絕非是審美一層。從今天茶學對湯花的科學研究來說,高度延展的湯花是茶湯里發泡營養物質較多的表現,且氣味馥郁,利于吸收。受到茶道湯花的奇石,國外在咖啡、紅茶等飲料里也采用了機器發泡技術,很受歡迎。有些西餐廳里,甚至把西紅柿汁也拿來發泡,竟然比茶湯的湯花還要持久,且口味清新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