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
發布時間:2025-01-22 點擊:39
正山小種紅茶,是武夷山地區知名的一款紅茶,由于歷史比較悠久,所以正山小種紅茶,受關注程度更高,那么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有哪些?為了你對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有一個具體了解,下面就做了具體介紹,就來跟隨小編一起看看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都有哪些吧!
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
武夷正山小種紅茶1610年由荷蘭人傳至歐洲時是當作一種東方珍奇的物產傳入的,相當一段時間并不流行,只是供宮廷、貴族、商人等上流社會享用。由于價格昂貴異常,不是一般民眾享用得起。17世紀有記載:“倫敦市中,茶值每磅需銀100元。”1657年,英國最早的茶商托馬斯·卡洛韋出售的茶葉,每磅售價6-10英鎊。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每天僅賺4便士(1英鎊為20先令。240便士),因此有“擲三銀塊飲荼一盅”之說。
《清代通史》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這一年清政府第一次解除海禁),東印度公司通知英商云:現時荼已通行,望每年購上好新茶五六箱運來,蓋此僅作饋贈之用。”這時紅茶已傳至英國四十多年,每年僅需五六箱,可見當時紅茶尚未流行。紅茶傳人荷蘭比英國早30年,因此推廣的更快些,《茶葉全書》記載:“約1640年茶成為海牙社會上之時髦飲料。”但消費數量也不大。據推算在17世紀末時荷、英兩國年進口武夷茶的數量約為3萬磅(225擔),只需750畝茶地的生產量便可達到,這樣的產量和需求對當地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是有限的。
18世紀以前歐洲人用什么價格購買武夷茶尚不清楚,但是售價如此之高,購買價肯定不菲。這里可以用170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購買武夷茶每磅價格2先令,運到英國銷售每磅達16先令”,推算18世紀初武夷茶出口達每擔13英鎊6先令,約折銀每擔40兩。這樣優厚的價格足以推動紅茶生產不中斷。因此比社會和經濟影響更重要的意義是:武夷正山小種紅茶首次打開了中國茶葉的世界市場。《崇安縣新志》記載:“武夷茶……衰于明而復興于清。”“清興復由衰而盛,且骎骎乎由域中而流行海外,而武夷遂辟一新紀元年矣。”
有關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歷史軌跡,本文內容對很多茶客,具體介紹了這款紅茶的歷史軌跡,在通過了解歷史軌跡后,相信很多喜歡喝茶的朋友已經對正山小種紅茶的歷史發展過程有了具體的認識,所以在了解后,建議選擇喝這款茶,更好的保障自己身體的免疫力提高,遠離更多疾病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