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玉葉如何采制的?千島玉葉的采摘與制作
發布時間:2025-01-21 點擊:33
千島玉葉是千島湖茶農創制的一種綠茶,專家依據其外形和產地而命名的,采集千島湖畔茶樹鮮葉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茶葉,經傳統制作工藝而制成,因其品質優良,多次被評為浙江優質名茶,那么,千島玉葉如何采制的?一起來看看吧。
一、千島玉葉的采摘標準
千島玉葉”鮮葉原料,高檔采摘標準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1.5~3.5cm。做到無芽不采,過大過小不采,蟲斑病傷芽不采,紫紅芽不采,細瘦芽葉不采,要求采下的芽葉不夾帶角葉,長短勻整,潔凈無雜,茸毛顯露,鮮綠一致,每500g鮮葉含有4100~4300個左右的芽頭。
二、千島玉葉的制作工藝
1、殺青做形
投葉數量高檔茶以150g左右,中檔茶以200g左右為宜。高檔“千島玉葉”殺青做形的下鍋溫度以110一120℃左右為宜。中檔茶以120-130℃左右為宜。鍋溫適度,芽葉下鍋,多透適悶,透悶結合,迅速均勻進行輕抹翻抖,使茶葉緊貼鍋壁,以利升高葉溫,破壞酶的活性,達到殺透殺勻,使葉變軟,然后輕抹揚抖,以散發水分和青氣。
2、篩分攤涼
經過殺青做形以后的在制品,長短大小有所不一,其內部的含水率、化學成分和葉片的可塑性也不一樣,如若不分檔煇鍋,茶葉品質和干度很難達到一致。先進行“看茶篩茶”,使其達到長短大小勻齊。分成頭子、中篩兩個檔子,并剔除抹子,簸去片子,揀去雜物,然后把頭子、中篩兩檔分別攤涼回潮,分別煇鍋。攤涼時間一般需要40~60分鐘,攤涼的目的是使在制品內部水分重新分布,表里一致,以利煇鍋干燥定型。
3、煇鍋定型
高檔茶每鍋投葉量200~250克左右為宜,中檔茶250克左右為宜。高檔茶先稍高80℃左右,中穩70℃左右,后又稍高。攤涼回潮的在制品,待鍋溫升至80℃左右,即刻下鍋,先是輕抓翻滾,理順茶條,待葉受熱回軟,鍋溫適降,轉用“擻、挺、抓、磨”的手法,綜合運用,往復進行。高中檔茶烽鍋歷時需要25分鐘左右,茶葉含水要求在6%左右。
4、篩分整理
煇干炒制的毛茶,須篩得長短一致,把過長的部分篩短,達到長短大小勻齊,使品質和干度符合質量要求,除去片末、雜物,增添“千島玉葉”名茶“形美”的特色。
以上就是千島玉葉的采摘與制作啦,以一芽一葉為原料,經殺青、攤涼、煇鍋、整理這四道工序制作而成,每道工序之間環環相扣,對品質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