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88青:八八青是不是普洱史上最大騙局?
發布時間:2025-01-12 點擊:234
茶葉江湖從來不缺話題,近期“88青”又被炒作起來。《88青,普洱茶史上最大的騙局?》《你所不知道的88青!》《想喝88青嗎,你覺得這個概率有多大?》等幾篇文章被茶友傳來傳去,搞得神秘兮兮。
在濤哥看來,但凡把事情說得玄乎其乎的,都是有渾水摸魚出掉手上之貨的嫌疑。那么,關于88青的所有傳說是不是真的,88青究竟是不是騙局?筆者于近日與“88青”的創始人陳國義茶聚,深度采訪陳國義,下面請看《八問88青》。
1、陳國義如何買到“88青”?
1992年陳強拿著這批茶的樣板找到陳國義向他推銷,在此之前,這批茶在云南、廣州、臺灣均無人問津。陳國義品嘗了之后,大為驚嘆,這款茶生津回甜,七泡有余香,而且價格低廉,同時期西湖龍井茶的已經是400元/斤,相比這下這款普洱茶僅僅是10多塊錢一斤。陳國義發現了這款茶的價值,于是花巨資購買下來,而且為了壟斷產品,買下的是當時倉儲的全部產品。
2、陳國義當年買了多少“88青”,總共花了多少錢?
筆者向陳國義當面詢問88青的數量,陳國義沒有絲毫顧忌,拿出當年的購貨合同。陳國義說,當時發覺這是一批好茶,就問陳強總共多少,這批貨他全部都要了。
依據陳國義提供的由“聯合國際貿易公司”與“茶藝樂園”簽署的購貨合同中顯示,茶號為“7542”,茶貨為“云南七子餅”,數量是“350枝/4200筒/10500kg”,當年普洱茶的計量單位“一枝為12筒”,“1筒為7餅”,那么這批或總共是29400餅,單價是“港幣7500元/筒”,總金額是港幣315000元,單價約是10.71元/餅,總共份四批交清。
在這份合同中,清晰的備注茶是分四批次送到香港,為何要這樣做?
當年陳國義在香港做茶藝培訓同時銷售茶葉,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地方,陳國義的商鋪并不大,陳國義說當時買下這批貨,對這批貨究竟有多大也沒有概念,他就問陳強10.5噸究竟有多少?陳強大概比劃了一下,把你這間店鋪堆滿大概要3間。陳國義一下傻眼了,就跟陳強商議分批次來發貨。所以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為何要分批發貨,其實是陳國義的店鋪不夠放。
3、“88青”是1988年生產,還是92-93年生產?
最近幾篇文章里面均表示“88青餅是勐海茶廠于1988年至1992年生產的7542青餅的統稱”。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88青”這個名稱是如何而來,眾所周知的是,大益這批茶的準確名稱是“大益7542”,“88青”當然不是他的原生名字,當年陳國義購買了這批貨之后,做生意取好的意頭,就取名“88青”,這與1988年完全沒有任何關系,相對于當時在香港眾人所知的“熟茶”,這是“青茶”,所以就稱之為“88青”。所以說“88青”是88年生產的,或者是92-93年生產的說法,簡直就是胡扯。
那為何會有人說1988年-1993年的大益7542都統稱為“88青”呢?陳國義說,無非就是看到“88青”的價格高漲,手中有貨的商人順便搭下便車而已。
那么,“88青”是那一年的呢?陳國義說,當年陳強跟他說這些茶是80年代末期的產品,所以,可以肯定的一點是90年之后的“88青”肯定不是真正的“88青”了。
4、“88青”上面的簽名是真的嗎?
陳國義親筆簽名88青的真假至今成謎?其實,這也不是什么謎。當年“88青”還未出名,除非特殊要求,陳國義不會也沒有必要在上面簽名,而且上面也說了,這批次的“88青”總數量是29400餅,陳國義當年也不可能每一片都打開了簽名,這一點稍微動一下腦筋就知道了。
那么,為何市面上又會有陳國義簽名的“88青”呢?陳國義說,后來“88青”知名了,售價過萬,于是就有很多冒充的“88青”產品,陳國義手上的存量也很少了,就在每銷售一片“88青”時就簽上自己的大名,以示區別。所以“88青”上面的簽名當然是真的。
5、現在還買得到88青嗎?
陳國義說,他手上也沒多少88青,跟他買的話,他的賣價是8.8萬元一餅,但不是隨便每個人都賣給他,按照他的說法就是“他要看人再賣”。至于你是不是那個能夠買得到的人,可以去試試看。當然其他人手上也是有的,這就要有一雙慧眼了。
6、陳國義現在哪里?
有人總是愛拿武俠小說來描繪陳國義的行蹤,有人說他在香港,還有人說在深圳見過他,有人說他已經定居海外。筆者親眼所見的陳國義現在正在廣州市從化太平鎮籌劃新的茶館,目前這里距離從廣州市區車程約1個半小時,站在11樓茶館的落地玻璃墻前面,看著樓下的輕軌正在建設,陳國義對筆者說,輕軌建成之后,市區過來僅需要半個小時。
7、陳國義的“老茶”理論有什么依據?
陳國義說“稱10年左右的普洱茶為老茶”就是一個笑話,藏茶一定要用干倉,每10年為一個階段。他說,10年亦芳草,20年似老樅,30年如淑女,40年一枝花,50年來精華,60年潤五臟,70年若清風,80年通仙境。
他認為,普洱茶至少要30年以上的干倉儲存才能算是轉化到了可以品飲的階段,筆者問他這個的理論依據是什么?陳國義回答道,是多年來對“88青”的年份與品質之間的研究。
8、“88青”是史上最大的騙局嗎?
陳國義說,對這些說法、文章早已習以為常,這些言論主要出自業內人,他們手上倉存有一些92-95年的7542,想坐順風車,帶著“88青”的傳奇和名氣,充上去也稱“88青”盈利。“一片茶可以賺好幾萬,他們為什么不想呢?”
陳國義買來這批普洱茶之后,三年無人問津,當時讓陳國義飽受經濟壓力。一直到2005年,內地茶商打電話詢問陳國義,那批貨還有多少,他們需要大量購買。陳國義告訴筆者,當時感覺簡直就像是在做夢,完全想到不內地竟然有人要大量購買這批茶,當時市場售價大概是500元/餅,陳國義則以200元/餅的價格批發出去,這批貨收回了300多萬貨款。
當年陳國義負債累累,300多萬剛好還清了他的欠款,陳國義說,這批茶救了他一命。而后不到半年,他了解到,88青在內地的價格不斷上升,從500元/餅的價格一路上漲到2000元/餅,他也隨著市場行情調高“88青”的批發價。此后,“88青”展開了暴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