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古樹茶的標準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4-12-23 點擊:47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古樹茶也是一樣,沒有標準,便不成好茶。高標準,是保留古樹茶口味至真至純的基礎。那么高品質古樹茶的標準是什么?接下來,老驥就來給大家說一說!
古樹茶是什么?
古樹茶,一般指古樹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個細分市場,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質。那么問題來了。多大樹齡的茶樹才算古樹?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樹比其他茶類優勝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樹了。(骨灰級茶友一般認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樹”,三百年以上才能稱之為“古樹”。但古茶樹的樹齡判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跟植物學、地理地貌、自然氣候、歷史都密切相關。茶樹樹齡根本無法明確區分,這樣的細分也不太具有實際意義。)
一、原料
因為稀缺內質更豐富,古樹茶價格比一般的臺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價格會更高些。
高利潤的驅使下,古樹茶的“純度”全憑良心了。一個古茶餅357克,如果摻入幾十克臺地茶,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評不出來。并且因為云南地質地貌的特殊性,一個片區的古樹茶有可能呈現出不一樣的口感,所謂純料是一個比較有風險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頭,又細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處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個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純料的古茶餅呢?去茶山的時候,實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實際產量和市場上流通的純料,心里就有一些譜氣了吧。
一般意義上而言,古樹純料還是基于能夠提供給小眾品飲的商品。所以說比起掛羊頭賣狗肉,只要是真古樹,“古樹拼配”還更靠譜一些。
那么怎樣保證你所選擇的古樹茶,每一片葉子都是真的?鑒于茶農大小樹混采現象已經泛濫,選擇不收毛料、深扎源頭、有采摘標準、純手工一鍋一鍋炒茶的茶企業,總是不會錯的。
二、制作工藝
如果說古樹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樹鮮葉,必須要有好的工藝才能就它的美味。
傳統普洱茶加工工藝包括:采摘、委凋、殺青、攤涼、揉捻、太陽曬青、剔撿、稱茶、蒸茶、壓茶、定型脫模、干燥、檢驗、包裝等數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細微差別都會造成品質的千差萬別。可以說工藝決定了古樹茶品質和后期轉化的空間。
而古樹茶稀少嬌貴,要得到高品質古茶,必須全程采用傳統手工耐心制作。手工飽含中國人情的溫度,與機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如何辨別古樹普洱茶?
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韻,剛柔并濟的完美茶性。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后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臺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古樹茶茶湯多為金黃色,色澤通透明亮,而且這是當年早春茶的表現。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鐘持續性:8-12泡后茶性依然穩定,后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臺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臺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后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