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茶起源地——福鼎
發布時間:2024-12-21 點擊:31
在福鼎,茶的傳說可追溯到隋唐之前。唐代陸羽在《茶經》引用隋唐《永嘉圖經》中一句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近代茶學者、茶業教育家、制茶專家陳椽教授則在《茶業通史》中指出,永嘉縣東三百里是大海,應為南三百里,南三百里正是閩東的福鼎。
千年白茶,有考古為證
2009年,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呂氏家族古墓發現了距今千年的宋朝茶葉。專家們幾經比對論證,認定:它們是茶葉中少之又少的極品白茶,來自我國東南地區的一處蕞爾小城--福建福鼎。
北宋無疑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個豐盛期。于琴棋書畫和詩詞酬和中,茶的清雅之姿必不可少。而出現在達官顯貴的生活中,更作為隨葬物品入墓,則一定是茶中之珍品。
可以推斷,在這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白茶已名聞遐邇,且遠涉千山萬水來到西安。自張騫通西域,這座城市就成為中華對外交流的窗口,并在相當長時期穩居世界中心地位。千年絲綢之路,這里是起點,更是樞紐。商賈輻輳的絲路上,絲綢、茶葉、瓷器是中國輸出的三大宗貿易商品。呂氏家族古墓的考古發現表明,至遲在北宋,白茶已通過絲綢之路到達異國他鄉。
此后的元明清時期,海運發達,東方第一大港福建泉州快速崛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鄭和下西洋,世界航運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就發生于這個時期。龐大的船隊向海外諸國送去中華文明、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帶去了大量中華奇珍。茶葉還是其中的一項大宗商品,其中就有產自福鼎的白茶珍品。
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白茶作為中國送給世界的禮物,源源不斷地輸往五洲四海。今天,歐洲各國王室和上層社會人士還保留著在泡飲紅茶時加入白毫銀針(白茶)以示名貴的傳統。傳統的形成非一時之功,海陸兩條絲路,是千年白茶聲名遠播的見證者,也是推動者。
2015年11月,當今茶界泰斗、時年106歲的張天福老人因此鄭重題字中國白茶發源地--福鼎。
到福鼎,可別忘了品飲一杯原產于太姥山的福鼎白茶,品賞她“銀妝素裹”的身姿和“清醇鮮爽”的湯味之余,感受傳承了三千年的太姥山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