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茶的苦味共度了無數(shù)春秋
發(fā)布時間:2024-12-20 點(diǎn)擊:36
數(shù)千年來,中國人與茶相依,也與茶的苦味共度了無數(shù)個春秋。古代稱茶為“苦荼”。這不禁讓人深思,茶雖苦,為什么這么多人仍然喜愛茶?
苦對身體有益
茶湯中的苦澀味主要是茶葉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堿引起的花青素。中醫(yī)藥理講苦入心,能瀉火、燥濕、清熱解毒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
苦后回甘
茶,只有投身到沸水中,全身筋骨才能舒展開,才能將自身的能量與價值釋放出來,才能散發(fā)出最濃郁的生命之香。好茶總是苦后回甘,澀后生津;人生總是甘苦交疊,有時最苦澀時正是芳香將至,最甘甜時卻有苦澀暗藏。
回味不盡
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駁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喝茶,最愜意的是在茶中體味到苦,并體味到化苦為甘的樂趣,在苦與甜中咀嚼歲月,在咀嚼歲月中參禪悟道。茶就像人們自身氣象萬千的人生經(jīng)驗(yàn),如此,茶才意味深長,回味不盡。
寧靜致遠(yuǎn)
茶最喜寧靜,人只有在天寧靜、地寧靜、夜寧靜、心寧靜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與意境,實(shí)現(xiàn)與自然“潤物細(xì)無聲”的交流。
“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從略帶苦意的茶湯,到回甘生津、韻味深長,萬千滋味,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