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古韻:十二年的時光流過,人和茶都會沉淀多少韻味?
發布時間:2024-12-20 點擊:42
生命的美好,時光的痕跡,就在于時光流逝中不經意間回想起那當時當地的點滴感動。
時光可以是一幅畫散發的墨香,是一本書蘊含的哲理,或是一盞茶飄逸的醇厚。悉數記憶的花瓣,若歲月是一本翻舊了的書,有些情節,唯有沉淀之后,方可回想,若歲月是一款可陳化的普洱茶,有些茶味,唯有時光流逝,方可漸濃。
有這樣一款普洱茶,它來自彩云之南的易武,它與時光和睦相處,在歲月的流逝中,打開,它帶你回到最初,從一開始到現在,十二年,每一個時間段,都有著當時的故事,十二年里掌心的花開,漣漪的心湖,時光于這款茶,總會在歲月深處,淺淺地訴說那些過往。
易武古韻這款茶,是歲月知味的創始產品,自2005年歲月知味開始經營易武茶以來,每年延續此款產品,在2012年以前稱之為易武正山古樹,到了2013年,同樣的一款茶,易武古韻這個名字正式開始使用了。
青山遮不住,春風茶香送
易武茶區可說是中國普洱茶名山產區中名號最響亮、歷史也最悠久的產區之一,這里是歲月知味深耕的地方,是易武古韻的原料產地。十二年來,易武古韻這款茶的生產從未間斷。
往云南的南邊走,西雙版納,易武的春山,春風送來最初的茶香,茶葉被茶農的手指采下,易武古韻風韻的第一個密碼,就藏在這里。
鄭少烘說:“普洱是用時間去完成的修行,因為熱愛普洱茶,所以決定將愛好變成事業,于2005開始建廠做易武茶。十二年來,歲月知味始終相信,普洱茶的越陳越香,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起點。必須從好的原料開始,以傳統工藝保持茶葉的活性,然后一切交給時間。”這是歲月知味董事長鄭少烘制作易武古韻的初衷。
穿過易武茶歷史長河,一款可傳承于今的易武茶不多。如今,易武古韻延續了十二年,帶給我們的是一幅綿長的歲月知味易武古樹茶陳化版圖。
時光和普洱茶的美好生活,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一直認為,時光和普洱茶的美好生活,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曾經走過的路,于獨處中回望,隔著一程山水,仍是生命中抹不掉的風景,就如同一款茶,總會留下時光的痕跡。
陳化,也許可以證明時光的痕跡,時光可以讓一款茶成為被追捧的經典茶品,但因為茶葉原料、內質成分、加工工藝、后期的倉儲環境等因素都影響著茶葉后期的轉化,也很有可能變成一堆廢品。
十二年時間,歲月知味每年從易武各個山頭收取相當數量的優質原料制茶,也成就了歲月知味如今1200多噸易武茶的倉儲量。為此,歲月知味專門請到華南農業大學的教授來設計把控這1200多噸易武茶在東莞的倉儲條件。
好年月,舊時光,終于唯美了茶味芬芳
如果打開一款2016年的易武古韻,你會發現,這是一款香氣富于變化、滋味甜美細膩的茶。
香氣時而張揚,時而含蓄。前期湯水中花蜜香明顯,杯底留有濃郁的花蜜香,后期的香氣則轉為幽雅的甜花香,杯底掛有甘蔗的清甜。
而它的滋味則是漸緩、沉穩的變化。前期滋味細膩飽滿,茶湯鮮、甜、稠。中后期的茶湯則是綿柔、清甜。茶湯中的苦澀能化開,但回甘和生津的速度略慢。口腔、喉嚨有留香,清涼感持久。
再打開2006年的易武古韻,則色香味都體現了歲月知味易武茶飽滿期滋味和香氣都厚重飽滿、陳香初顯的特征。
有人曾經描述2006年易武古韻的湯色有橙紅色、栗色、橘紅色、橙黃透紅等,不管是哪一種色澤,都清澈透亮、賞心悅目。陳香初顯,還有木香、果香、甜香,甚至還有菌香。香氣持久,掛于杯中,也融于茶湯中。
并認為2006年的易武古韻已經具有很高的適飲性。茶湯厚、粘稠,入口順滑、柔和;微苦、化得快,回甘生津持久;有冰糖甜,香與韻在口腔存留度高。
這兩款茶,有著十年的時間差,好年月,舊時光,終于唯美了茶味芬芳。
歲月知味將目前已有的1—12年的茶劃分為5個轉化期:鮮香期、波動期、回味期、穩定期、飽滿期。這5個轉化期的劃分,是歲月知味用自己加工和存放的易武茶,憑經驗總結出來的。
2016年的易武古韻,屬于鮮香期,2006年的易武古韻,屬飽滿期。十二年來,每一年份的易武古韻,都有著對應的轉化期,就如同人一樣,每一個年紀都有著屬于這個年紀的美好和獨特。
人與茶一樣,都在經歷時光的磨礪
鄭少烘曾經深情地說過:“普洱的魅力源自一絲絲一點點的變化。就如歲月能帶給人獨特的氣質,沒有捷徑也無法偽裝。”
是的,人與茶一樣,都在經歷時光的磨礪,對于人來說,平凡且平淡的日子蕩滌了青春的尖銳,流水的時光洗去了張揚的光芒,但那如歌的歲月卻把人磨礪得一點點地厚重淡定了起來,時光予人的,不僅僅是相貌的加持,還有博覽群書后的沉淀和閱盡千帆后的豁達。
對于普洱茶來說,在優質的原料和良好的倉儲條件下,時光成全了它的的陳化,也成全了各個階段不同的茶味。
易武古韻像是歲月的饋贈,是有著時光記憶的茶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不斷的轉化中浸潤著歲月的芳香,也貯藏了時間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