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科學飲茶與以茶養生
發布時間:2024-12-17 點擊:31
原標題:【茶道】科學飲茶與以茶養生
由禪藝茶會促進會、上海五加一培訓中心主辦,上海東方收藏文化藝術中心協辦的“以茶養生”專題講座活動,2018年6月23日下午在上海東方收藏文化藝術中心會議大廳圓滿舉行。在濕熱且梅雨綿綿的下午,有200多愛茶人士相聚在這里,觀茶藝、聽茶學、論茶道,陣陣掌聲、連連笑聲、嘖嘖贊嘆不斷傳來,是什么吸引了大家?熱點有三:
熱點一:精美絕倫的紫砂壺
午后,活動尚未開始,就有參會者陸續入場,進入上海東方收藏文化藝術中心,通向大廳的長廊和大廳四周陳列著許多造型多變、風格迥異的紫砂壺,這是藝術中心特意為本次活動推出百把具有特色的紫砂壺展。俗話說:“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好茶配好器“,紫砂壺具有聚香會淑之保味功能,《長物志》說他“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因此,紫砂壺是喝茶人士超愛的把玩。
本次活動展出中有方、有圓、有筋紋、有光身、有瓜果等不同造型的壺;有裝飾、有銘刻、有彩繪等不同藝術工藝的壺,其中更有中國當代著名的紫砂陶藝大師、藝術泰斗李昌鴻的紫砂壺精品引得大家圍觀,贊嘆不已。
熱點二:演繹美學的茶藝表演
隨著清婉流暢并伴著涓涓流水聲的古琴樂,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被聚焦在舞臺燈光下身著白色浣紗,舉止幽雅婉約的三位茶藝師所吸引,她們是來自上海五加一培訓中心的茶藝師師生,今天她們用自己學習的泡茶技術為參加活動的來賓展示了茶的藝術。
茶藝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其實在泡茶的過程中,烹水、置茶、看湯、聞香、滋味,也正是內心梳理的過程,端起放下才會釋然。
茶藝表演上,茶藝師為大家泡制的是西湖龍井(綠茶)、白毫烏龍又名東方美人(青茶)、云南普洱(黑茶)。茶有分類,有特性,更有不同滋味,如果把清新嫩綠的龍井象征著生機勃勃的青春,那么甘醇甜美的東方美人就像是魅力四射的成年,而醇厚回甘的普洱則是經歷豐富積淀豐厚的長者,這也是三位茶茶藝師特意挑選三款茶的寓意,人生如茶。
最后茶藝師將杯中茶敬奉給現場來賓,體現了茶道的“和與敬”,“美與養”。
熱點三:科學飲茶與以茶養生
本次活動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科學飲茶、以茶養生”專題講座,當浙江大學茶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浙江大學茶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岳飛教授走向講臺,陣陣掌聲響起,因為有不少聽課者正是慕名而來的。
講課中,王院長采用一貫的通俗易懂、簡明輕快、幽默風趣的授課風格,為大家闡述了茶之起源和茶之影響,以大量的數據分析了近10年來中國茶產業現狀:中國茶業正由傳統茶葉向現代茶業迅速轉變過程中。王院長透露,從近幾年中國茶葉在全球的銷量來看,中國茶產值已迎來5000億時代甚至10000億時代!中國將/已迎來人人想學茶時代!
王院長以30年研究茶的經驗,主持多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的實踐,為大家講述了茶的品質與健康成分、茶的保健與機理,大量的實驗案例、生動的茶故事、幽默風趣的教學,不僅進行了茶科普,更增進了茶學知識,為此2小時的講授贏得一次又一次的笑聲、贊同、折服、敬佩的掌聲。
最后王院長以科學實驗推出不同體質對應喝不同性茶的建議表,為大家揭開以茶養生的秘訣,更是掀起了講座的高潮,王院長說,時下正值夏至,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合理飲茶、高效預防?首先要知自己,了解自身的生理狀況,其次要認識茶,知道每類茶的茶性,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茶,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茶養生。
《禪藝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人人可以訂閱,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專欄。禪藝文化十八項,由雅道八項、生活六項和藝術六項組成,在這里,你將看到與眾不同的圖文資訊。原創無窮、圖片無碼、轉載無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郵箱:zenart@126.com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