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熟茶渥堆完成后的干燥方式或影響茶香【附渥堆流程】
發布時間:2024-12-16 點擊:49
普洱茶是我國的特種茶,具有滋味醇厚、陳香顯露的品質特點,其中“陳香”是消費者追求的主要品質特征之一,也是目前市場上決定普洱茶價格的重要因子。
普洱熟茶加工工藝流程,主要是采用云南大葉種鮮葉做成曬青毛茶,再經增濕渥堆發酵,最后在室內風干,制成普洱熟茶散茶。干燥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質特色的保證。干燥過程是普洱熟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對普洱茶的品質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將渥堆完成后的茶樣進行香氣組分檢測,發現晾干樣品,萜烯、醇類含量低,酯類含量高,并且含有一定量的聯苯等芳香烴,曬干和烘干的樣品中則未檢出;曬干樣品,酮類較高,而酯類含量低;烘干樣品,醇類含量高,含有較多的環氧芳樟醇、α-萜品醇、2-羥基-3,5,5-三甲基-環己-2-烯酮等帶有甜花香和焦糖香的香氣組分。
普洱熟茶干燥宜采用通風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曬干在萬不得已才用,因曬干增加茶葉損耗,且品質降低,有日曬味。
將渥堆完成后的茶樣及進行晾干、曬干、烘干(70℃)處理的樣品進行感官審評,結果如下——
感官審評表明,曬干茶樣帶有日曬氣、辛辣味;烘干的則帶有烘烤香;晾干的香氣較純正陳香顯露??梢?,不同干燥方式,香型特征差異較大,曬干、烘干這兩種干燥方式形成的茶葉香氣,不符合普洱茶陳醇的香型特征,普洱茶干燥宜采用晾干方式。
普洱熟茶的制作主要經過以下工序:采摘→攤晾→殺青→揉捻→干燥→發酵→分篩→壓制成餅或磚。很多茶友在談及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藝時,總會對發酵這一環節產生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和筆者一起,來了解一下普洱茶“渥堆”發酵法的相關知識。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什么叫渥堆發酵。
渥堆的原理是通過濕熱作用,促進多酚類化合物非酶性自動氧化,轉化茶葉內含物質,減除苦澀味,消除青草氣,使滋味變醇。也就是說,在茶葉渥堆發酵中,人為創造干凈整潔的環境,來使得黑曲霉、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種群進行優勢交替生長繁殖,產生外源性多酚氧化酶、糖類水解酶等酶促作用及濕熱作用,使茶多酚、糖類物質等生化成分產生氧化聚合水解系列生化反應,最終使茶葉形成云南普洱茶熟茶的特定品質。
渥堆時間一般為30-45天,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渥堆發酵的具體流程吧。
1、潮水。即以人工噴水的方式對曬青毛茶進行潮水。所需潮水量一般占曬青毛茶總重量的30-40%。潮水量必須根據茶葉等級、茶葉老嫩程度、渥堆發酵季節的干濕度來衡定。
2、砌堆。一般來說,茶葉的砌堆高度、大小、數量與總茶葉量、發酵程度、發酵溫度、發酵時間等諸多因素有關,發酵師會根據實際情況及自身經驗而定,并無確切的標準。
3、蓋上篷布(濕麻布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衡定茶葉渥堆發酵時的水分和溫度,所以它不是一直蓋著的,有經驗的發酵師會根據堆子的發酵程度(溫度和濕度),來決定打開麻布的時間和位置。
4、翻堆。新發酵的茶砌堆后第二天必須進行翻堆,俗稱“翻水”,以使渥堆茶葉水分均勻。一般每7天翻堆一次,完成發酵需翻堆5-8次。通過翻堆散發熱量,降低茶葉含水量,使茶葉發酵均勻。有經驗的發酵師會根據發酵場堆溫、濕度及發酵程度掌握茶葉發酵情況,并靈活地調整翻堆次數和頻率。
5、干燥。當確定已經達到發酵程度之后,一般采用室內開溝干燥法來進行干燥。簡單地說,就是在一堆已經渥堆好的茶葉中間開小溝分小堆進行通風干燥。初期按順序開溝,順序開溝結束后,按反方向進行交叉開溝,如此循環往復直到茶葉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進行分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