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谷縣茶業概況簡述(二)
發布時間:2024-12-13 點擊:38
三、景谷縣古茶山(園)
(一)文山古茶山
景谷文山古茶山隸屬于景谷鎮文山村民委員會,屬于山區,位于景谷鎮東邊,距鎮政府20千米,距景谷縣城62千米,國土面積20.02平方千圓米,海拔1920米,年平均氣溫20.10℃,年降水量1588.30毫米,具有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古茶樹面積為6500畝,其中100年以上古茶樹面積3500畝,野生群落面積3000畝,茶葉是文山村的支柱產業
苦竹山古茶園位于文山村苦竹山村民小組境內,國土面積1.33平方千米,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20.10℃,年降水量1588.30毫米,境內森林茂密,山勢平緩,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茶樹的生長,水、電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有農戶56戶,人口226人,這里由于茶園較為集中而最具代表性,有茶園面積1600余畝,其中100年以上古樹茶樹1000余畝,茶葉年均產量45噸,其中,老樹茶30噸,村民70%的收入來源于茶葉,茶葉以原生態古樹茶而出名,具有“色美味厚,持久耐泡”的顯著特點,是景谷鎮三大“名山名茶”之一。
村內已組建三個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其中“苦竹山眾誠古樹茶葉專業合作社”規模較大,年加工銷售毛茶9噸多,年平均毛茶產量30千克/畝,總產量45噸左右,其中老樹茶30噸左右,春茶售價70~120元/千克,夏、秋茶60~70元/千克,總產值330萬元左右。產量產值最大的是300年左右的兩棵古樹茶,最高售價達700~800元/公千克,年產值達2萬元左右,茶樹基部徑圍分別為1.3米、1.02米,高10米左右,樹冠8米左右,生長在村民李興貴家屋子后面。
(二)碧安大山古茶山
1.碧安鄉基本概況
革命老區——碧安鄉位于景谷縣西南部,距景谷具城123千米,距普洱市區120千米。從革命老區地理位置看東面與益智鄉接壤,南面與普洱市思茅區云仙鄉隔小黑江相望,相距10多千米建有碼頭,航運方便,西面與勐班鄉、瀾滄縣山水相依,北南與永半鎮相接,是貫通臨滄一景谷一普洱市的交通要道。全鄉總面積972.8平方千米,轄16個村民委員會,203個村民小糾2013年末全鄉總人凵5921戶、23781人,雜居著漢、辨、傣、回、布朗等12種民族,少數民族占44.58%。
全鄉有耕地面積37161畝,有效灌溉面積、8549畝:鄉內森林茂密、礦產資源豐離,有林業用地面積112.88萬畝,森林覆蓋率71.8%:鐵礦、銅礦和錳礦儲量豐富:年均降雨量1390毫米;最高海拔1984米,最低599米,平均海拔1291.5米,碧安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小昆明”之稱。茶葉是碧交鄉經濟收入的要米源,鄉內有百年歷史的古茶樹,是勐主大山茶和“潤老奶”茶的源產地,又屬普洱茶源產地核心區域和普洱茶集散地,是“茶馬古道”的一個站點,至今仍保行有茶馬古道青石板路。本內容來自《云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