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普洱茶怎么存?
發布時間:2024-12-11 點擊:50
點擊查看視頻
在80、90年代的時空環境下,七子餅運到香港后,被放進比較潮濕的環境倉儲,以加速茶葉的轉化,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今天大家普遍認知的干倉茶品,在當年幾乎只是少數的遺珠品。干倉思想的興起與被肯定,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
根據一般存茶經驗,茶品制成后,如果一直都是存放在干燥的環境中,茶葉會轉化的非常緩慢,反而如果存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中,轉化的速度會加快很多,短時間內后者的口感會變得和老茶一樣順滑,沒有生澀和刺激的感覺,湯色轉紅。故茶商以此來冒充老茶,只是倉儲必須控制得宜,茶品在過度潮濕的環境中放置的太久,不但茶質會被破壞,有的甚至會發霉損壞。
因此購買純干倉的茶,或者是濕倉茶,相當程度還是依賴個人的喜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各地的倉儲的是怎么樣的,以便大家在購買時有個認知。
港倉:港指香港,市場上常把港倉等同于濕倉,但對于濕倉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概念,優劣更無從去證明。從普洱茶的發展上來說,我們要感謝香港的茶人們,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將普洱茶推至奢侈品的那些百年老茶。較之云南倉,港倉的歷史更長,近幾年新起的廣東、珠三角部分地區普洱茶倉儲概念多少都得力于香港多年存儲普洱茶的習慣和歷史。
廣東倉:廣東省向來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消費地,受到港臺地區的影響,從市井百姓到專業茶店再到大型茶企業都有存儲普洱茶的習慣。廣東倉最大的優勢在于既有港倉模式可以參照,其便利發達的交通和成熟的城市配套更為今后倉儲的發展提供了硬件上的強大支持。
大馬倉:幾屆茶博會人們都不約而同地聽到了“大馬倉”概念的提出,其倡導者是在馬來西亞有著很強實力的海鷗集團,他們籌措“大馬倉”基金5000萬馬幣,相當于1億元人民幣,并提出“茶馬新路”——大馬倉”、“出口轉內銷“的理念。大馬倉的提出,讓人們看到的是普洱茶在東南亞地區的受眾程度,同時也可以由此預見普洱茶未來更廣大的市場。當馬來西亞開始有了存儲普洱茶的概念后,我們的茶桌上將又多了一款口味獨特的大馬倉普洱茶。
云南倉:云南是最利于普洱茶陳化的地方,云南似乎占盡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除了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作為在普洱茶發酵陳化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的獨特性更是其他地方不能模仿的。云南倉的提出較之有存茶歷史的港臺少了些時間的驗證,但是作為原產地主動站出來完善倉儲這一環節,對于整個云南茶業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起碼云南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老茶,并可以從種植、生產再到存儲由本地監控,做出真正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洱茶。
云南倉之——昆明倉:最好的普洱,對普洱熟悉的老茶油都會選擇“昆明倉”。因為昆明屬于干燥城市,全年濕度基本平均在60%左右,年均氣溫在20度左右。是存儲普洱茶最理想的地方!而且在昆明存放的普洱茶香氣特別的高,口感醇厚,甘甜,滑,可以把各個山頭的獨特性都表現出來,缺點就是轉化的太慢,但是以時間換空間的倉儲絕對是穩妥的,口氣的轉化空間非常大。
一餅陳年普洱茶,藏在不同的地域,不一樣的空間,會有不一樣的品性。而這一切都只能靠緣分。普洱茶最為核心的價值之一就是——時間,時間在這里的概念是讓普洱茶由“生”變“熟”,由“普通”變“獨特”,每一片經過了時間驗證的普洱茶都會有著自己不同的個性,從味覺、嗅覺到視覺給予珍藏它的人最好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