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品和飲無味之味才是最極品
發布時間:2024-12-09 點擊:41
普洱茶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歡,想要喝到好的普洱茶可不簡單,不僅要學會泡還要學會品。接下來我們從品和飲這兩方面來學習學習。
普洱茶的泡飲
普洱茶沖泡宜選大壺,因為普洱茶的濃度高,用大壺可避免茶湯過濃.建議材質宜選陶壺、紫砂壺。
普洱茶沖泡份量:沖泡普洱時茶葉份量大約占壺身20%,將茶磚,茶餅,撥開后.暴露空氣2星期,再沖泡茶的味道會更好。
沖泡普洱茶:要先沖過一次熱水,這對普洱茶來說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為好的陳年普洱茶至少要儲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會帶有部分的灰塵在里面。第一次沖泡茶葉的熱水除了可以喚醒茶葉的味道之外,還具有將茶葉中的雜質一并洗凈。第一次的沖泡速度要快,只要能將茶葉洗凈即可,不用將它的味道浸泡出來;而第二次以后濃淡的選擇就可依照個人喜好來決定。普洱茶即使變冷以后還是風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時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過以后再喝。
品飲普洱茶必須趁熱聞香,舉杯鼻前,此時即可感受陳味芳香如泉涌般撲鼻而來,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蘭清菊之下。
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飲入口,始能得其真韻,雖茶湯入口略感苦澀,但待茶湯于喉舌間略作停留時,即可感受茶湯穿透牙縫、沁滲齒齦,并由舌根產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時滿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氣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韻”。
普洱茶的品嘗
好的普洱茶有四要,一要清,二要純,三要正,四要氣。我們強調,普洱茶的好壞不能完全以年代來評價,好的普洱茶喝了喉頭生津,喝了才知。
普洱茶常有甜、苦、澀、酸、水、無味等以上數種的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時有多種味道共同。
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夢寐以求的。經過長期陳化,普洱茶苦和澀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減弱,甚至完全沒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葉中,經沖泡后,慢慢釋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沖泡到后面,甜味越明顯。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對健康無害,與濃糖的甜膩有所區別,只有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湯中的甜味,為純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將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藝術境界。
苦和澀本來就是茶葉特有的味道,古代稱茶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為其中含「咖啡堿」,咖啡堿對人體神經系統引起了興奮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過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從略帶苦意的茶湯,達到回甘喉韻功效。以比較幼嫩等級的茶菁所製成的普洱茶,都帶有苦味。
澀,常說「不苦不澀不是茶」,其實陳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陳老普洱茶,已經不見苦澀了。沒有了苦澀,而仍然能表現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稱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較強的「陽剛性」普洱,有口感比較溫順的「陰柔性」普洱。以其苦澀的程度區別二者,是最具體辨別方法。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應盡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葉製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這些帶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經過叁、五開沖泡后,有的酸味會逐漸減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鮮的茶葉製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處理不好,也會形成茶葉有水味,水味帶給人稀弱敗壞而不新鮮的感覺。
無味之味有著十足的禪境,大多數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認無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