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歷史與文化
發布時間:2024-12-05 點擊:51
白茶歷史與文化
了解一番白茶歷史與文化能幫助人們更正確的飲用及選擇白茶,在中國的茶歷史上,白茶歷史與文化的源遠流長。那么白茶歷史與文化有著什么樣的不同之處?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于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制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里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里說的白茶,是早期產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銀針。
關于白茶歷史與文化究竟起于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中;也有認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從茶葉制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干燥兩道工序。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后,為了保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曬干或焙干,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白茶歷史與文化還有存在較多爭異性問題,當然白茶歷史與文化也少了有它自己的美麗神話。
這里限于篇幅的作用不便多述。若知道更多系統的有關白茶歷史與文化,大家最好還是對白茶歷史與文化進一定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