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的歷史有多長
發布時間:2024-12-04 點擊:47
茶,是文化組成的重要因子;
茶,是文化興衰的見證物;
信陽毛尖,是大別山區一顆燦爛明珠。
對信陽毛尖的關注,是一次毛尖茶文化的縱深梳理與展示;
對信陽毛尖的關注,是一部信陽茶產業里程碑式的宏大典藏。
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出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
唐代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茶產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信陽第一”。
茶是僧人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制茶技術的進步,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便找到了越來越多在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因此,信陽茶的發展歷史是一部生活史,又是一部集經濟、宗教、文化于一體的文明史。
地理上的信陽南襟全楚,北屏中原,扼楚豫咽喉,確實是千年楚風豫韻澆灌成長起來的城市。
茶葉是信陽的一半靈魂。
信陽毛尖能入選中國十大名茶決非夸口而得,是在山水的滋養與呵護下自然生成的。正所謂:名山名水出名茶。
在信陽很早就有“浉河中心水,車云頂上茶”的說法。
“四望千佛育仙茶,龍潭滋潤萌翠芽。焙揉毛尖煮浉水,品茗信陽不歸家?!碑敶娜嗽S厚洪曾在他的《七絕·茶戀》中,吟詠贊嘆信陽毛尖的高雅品性。
特有的皇天厚土和甘冽的淮河水養育了一代代勤勞樸實的信陽人,信陽人承地氣而隱忍,厚積文化之根而勃發。
茶,已經成為老區人民致富的主要途徑,茶產業、茶旅游、茶都的打造將使信陽成為豫南巨龍,巨龍一醒,醒的就是中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