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大紅袍“武夷茶王”介紹
發布時間:2024-12-01 點擊:45
武夷大紅袍,是中國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狀元”之稱,更是巖茶中的王者,堪稱國寶。在早春茶芽萌發時,從遠處望去,整棵樹艷紅似火,仿佛披著紅色的袍子,這也就是大紅袍的由來。
?武夷大紅袍的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北部天心巖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龍窠。山壁上有“大紅袍”三個朱紅色大字,是朱德題刻的。該處海拔600多米,四季氣候溫和。山間溪澗飛流,云霧繚繞。土壤都是酸性巖石風化而成。正是適合茶樹生長的好地方。
?大紅袍茶樹為灌木型,樹冠稍稍展開,分枝比較密集,葉梢向上斜著伸展開去,葉子是寬的橢圓形,尖端稍鈍向下垂著,邊緣則往里翻卷,葉子顏色深綠有光澤,若是新芽,則深綠帶紫,露出毛茸茸的葉毫來。
?大紅袍的樹齡已有千年,是稀世珍寶?,F在九龍窠絕壁上僅僅有四株,它們由巖縫中滲出的泉水滋潤,不用施肥,而生長茂盛。人們每年五月的十三到十五日高高地架起云梯采摘,產量極少,大約只有11兩,被視為稀世珍寶。
上世紀80年代,經過科研人員攻關,大紅袍無性繁殖獲得成功,經專家鑒定,無性繁殖的大紅袍保持了母樹的優良特性。國家茶葉質檢中心主任駱少君認為,已形成規模的武夷山大紅袍,其質量和母樹是一樣的。
?武夷大紅袍,屬于品質特優的“名樅”,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經久不退,沖泡9次后還有著原茶的桂花香味。被譽為“武夷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