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之風概述
發布時間:2024-11-23 點擊:64
近來由于普洱茶的風行,煮茶之風油然而興,經歸納得知,煮茶的動機約可歸納為二點:其一是因遠年普洱之外觀看來陳舊而有不潔的感覺,因此,基于衛生的考量,故煮而飲之。
其二則是由偶然的經驗得知,普洱茶于烹煮后似乎更能表現口感、滋味與香氣,故只要是普洱則一定采取《煮》的方式享用之。
當然,也有很多茶友不以為然,因為茶不宜久泡已是愛茶人不變的鐵律,(茶一泡久百惡俱出)更何況是高溫烹煮?
遠年普洱是否衛生?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雖然中興大學區教授的化驗報告中己明確指出某些普洱茶的茶樣中,生菌數明顯偏高,但經由后續觀察、對照這些茶樣,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邏輯,那就是:
一、凡存放不當,含水量超過標準含水量過多者,皆產生劣變現象,相對的生菌數含量亦高。
二、凡經渥堆處理者,生菌數含量亦偏高。
關于此點,2002年四月間云南省茶業訪問團來訪時,該團團長云南省茶界聞人蘇芳華先生,他表示這種現象他們也有發現,經研判后證實,凡屬正式廠商生產行銷之產品,其實衛生要求嚴格,外銷檢查也很澈底,應該沒有此種狀況,但由于普洱茶有利可圖,民間小作坊接受臺、港甚至大陸商人訂制的產品,則品類繁多、千奇百怪,其中不乏為了仿冒久遠年份,在衛生條件不足的狀況下,運用強力渥堆、甚至更快速陳化的方式來處理產品,因此含菌量過高的問題固然存在,其實令人擔心的是,恐怕還有其它尚未察覺的隱憂,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