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茶企謀求新增長點 打造品牌拓寬銷路
發布時間:2024-11-23 點擊:62
英德茶葉網訊:樂山市種茶歷史悠久,茶葉產業不斷是我市農業的亮點產業、特征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記者從市農業局得知,2014年,全市茶園面積達到117萬畝,茶葉產量增長到8.2萬噸,茶業綜合產值為85億元,產業綜合排名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但最近幾年來,部分省外和兄弟市州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加之近兩年來遭到全國性政策環境和經濟情勢影響,茶葉市場終端消費才能趨于疲軟,這些都給我市茶產業帶來挑戰。拿茶企和茶農的話來說,“茶錢變得不好賺了。”那么,怎么拓寬我市茶葉市場,打開支路?除了品牌打造、質量嚴控、龍頭帶動,茶葉增長點還有哪些?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解。
“互聯網+茶葉”“網住”消費者
4月11日一早,峨眉山市雙福鎮大西南茶葉市場內,三父子茶葉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里,工人忙著分揀、包裝茶葉。車間外,三父子公司的負責人之一徐建軍也忙得不亦樂乎,招呼著前來詢價、訂購茶葉的客商。“這兩天要略微閑暇點,前些日子是春茶銷售旺季,我們常常從早上不斷忙到晚上。”徐建軍說,公司經過線上線下銷售的模式,這年總體銷量比去年要好。
“我們在網上銷售的茶走的是中低端道路,次要賣盒裝茶,價格在200至600元之間。”徐建軍介紹,去年公司在淘寶、天貓網上茶葉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旗艦店除了銷售三父子品牌,這年還新增蜀眉新竹、福尖兩個品牌,估計這年網上茶葉銷售額將達到600萬元。”徐建軍告訴記者,網上購茶的顧客,從最南邊到最北邊,不知不覺中公司茶葉品牌越做越嘹亮。“但是網上茶葉質量絕對要有保證,網上買家、賣家互不相識,買家會直接經過對產品給好評、差評來反映其質量好壞,這就會影響銷量。”徐建軍表示。
“我們實體店人手不夠,再加上對網絡不太熟悉,所以請了專人負責網絡銷售。”峨眉山佛芽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棠莉說,從這兩年網絡銷售的狀況來看比較可觀。
“電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銷售。”雙福鎮茶葉協會會長彭長林以為,網上賣茶更多的是視覺營銷,茶企業將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相結合,是最佳選擇。
拓展大市場做強大產業
“眼下,我們正著手與俄羅斯簽署年銷量500至3000噸的購銷合同。”四川省峨眉紅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文君愉快地說,合同成功簽署后,該公司銷往國際市場的量將占公司總銷量的50%以上。
“中國人愛喝綠茶,外國人愛喝紅茶。”蔣文君介紹,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可補益身體,養蓄陽氣,生熱暖腹,加強人體的抗寒才能,還可助消化,去油膩,護養胃,尤其適合老人喝。正是看中了紅茶的市場前景,峨眉紅從1998年開始從生產綠茶轉向生產紅茶。日前,該公司以生產紅茶系列產品為主,名優綠茶為輔,年產各類茶葉近萬噸,其中紅茶占總量的80%以上,其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還遠銷俄羅斯、英國、美國、巴基斯坦、南非、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
峨眉紅是我市茶企豐富產品構造的一個縮影,最近幾年來,除傳統綠茶生產外,花茶、紅茶、黑茶產量持續增大,全市已有15家企業生產紅茶、黑茶。
“峨眉山茶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專賣店,位于峨眉山市雙福鎮的大西南茶葉市場年成交額超10億元,拓展了以山東濟南為中心的北方花茶市場。”市農業局經作站站長孫道倫介紹說。
孫道倫說,最近幾年來,除了豐富茶業產品構造,拓展北方市場,我市茶葉企業還積極延伸產業鏈條,發展茶葉精深加工,已開展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的研討和生產。同時,積極探究茶旅互動,努力于打造以旅帶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動的“茶旅結合”模式,讓“茶旅游”也成為產業融合發展路上的重要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