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茶農“改良宦溪茶品種”后價格漲
發布時間:2024-11-20 點擊:81
20日上午,在北峰宦溪鎮中心村老茶農吳禮春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該村一處茶葉示范基地。這里茶園布滿山坡,抬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茶樹,工人們正在進行修。“這片茶園的‘死而復生’,主要得益于茶葉品種改良與合作社的成立。”吳禮春說。
北峰宦溪鎮種植茶葉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這里有上萬畝的茶樹,茶葉一直以來都是村民們的主要經濟收入。幾年前,隨著茶葉品種老化,茶農經常辛苦了一年,到收茶時最多也只能以每公斤五六元的價格售出。利潤減少加上強勞力缺乏,不少茶葉最后爛在地里都沒有人收。
這一切,讓已有20多年種茶經驗的茶農吳禮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樣才能讓茶葉賣上好價錢呢?吳禮春經過市場調查發現,僅靠老祖宗創下的基業已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傳統茶葉品種老化、茶農分散生產經營、缺乏茶葉科學加工技能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約了茶葉銷售。
很快,吳禮春和中心村里另外5名種茶能手聯合,于2009年6月成立了晉安區梅蘭春茶葉專業合作社。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和向茶界泰斗張天福請教,吳禮春他們最終選擇了梅占、奇蘭、菜茶、安百這4個新品種進行試種。經過兩年多的培育,他們克服了種種技術困難,發明申請了“一種梅占或奇蘭茶葉的紅塵加工工藝”的專利。他們生產的系列紅茶,湯色黃中帶紅,葉底嫩勻透亮,茶味濃厚香醇。
“如今,合作社出品的梅占、奇蘭系列紅茶經過加工以后,一公斤至少能賣600多元,單芽梅占可賣到4000元/公斤。”吳禮春告訴記者。
社員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