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真假鑒別,“干看”+“濕看”!
發布時間:2024-11-18 點擊:77
六安瓜片其成品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高,味甘鮮醇。六安瓜片根據品質特征共分為名片與一、二、三級共四個等級。六安瓜片的成品與其他綠茶大不相同,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澤寶綠,大小勻整。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那如何鑒別真假六安瓜片呢?
鑒別真假六安瓜片之“干看”
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內即可產出,齊頭山的瓜片則要遲后幾天。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瓜片鮮葉采摘變扳片為采片,即待茶樹新梢生長至一芽二、三葉或三、四葉時,直接在新梢上采較成熟的三、四葉,留芽頭、嫩葉和魚葉,待新梢上芽葉展開、嫩葉生長到相應成熟度,再開始又一輪的采摘。因此,六安瓜片葉片相比其他綠茶葉片要大出許多。干茶“色香味形”自然獨樹一幟。
望色:陽坡上鮮葉制成的瓜片金黃翠綠,陰坡上鮮葉制成的瓜片暗綠。如果起霜有潤,嫩度、色澤一致,可見烘制到位。
聞香:透鼻清香,尤以炒板栗香或幽幽蘭香為上乘;有青草味說明炒生鍋火候欠缺。
嚼味:頭苦尾甜、苦中透甜,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種清爽甜潤感覺,為好茶。
觀形: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大小一致、炒功到位。未必形似瓜子,而是神似瓜子。
鑒別真假六安瓜片之“濕看”
六安瓜片品飲用具與其他綠茶無異,有玻璃杯、三才碗和白瓷杯,一般選用白瓷茶杯(碗)較多。用水以山泉水、礦泉水或純凈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質為宜。茶水比一般為1:50,初次品飲或女士飲用建議茶葉量酌減,以后再逐漸增加,必定久處不厭、百媚盡生,恰似心底深處的戀人。
聞香:為避免片茶原香流離,用90度左右開水高沖、緩收、起壺至茶杯2/3處加蓋半掩,片刻即可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覺是否香氣清高。冷水沖的瓜片是粟香味,齊頭山的則是蘭花香。
望色:用碗蓋撥動茶葉查看湯色,青湯透綠、清爽明亮。葉片顏色,谷雨前十天茶草制作的新茶,沖泡后葉片顏色黃綠明亮,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沖泡后葉片顏色為綠色或深綠,茶湯相應也濃一些。
品味:先淺嘗2口,再小呷細品。大多數瓜片茶都有微苦、清涼,而回甘明顯,即一絲絲的甜味。齊頭山瓜片第1泡是先苦后甜,再泡則回味甘甜、鮮醇爽口;冷水沖瓜片是馥郁清爽,不苦不澀。所以,正宗六安瓜片必是濃郁不苦、濃郁不澀、濃郁回甘。
觀形:開始沖泡時,茶葉先浮于上層,隨著葉片的開湯,葉片一條條的自下而上陸續下沉至杯碗底,由原來的條狀開展為葉片狀,葉片大小近同、片片疊加,尤如一片片綠葉落于湖面之上,或半懸于湖心,舒展有度、碧波蕩漾。
此外,六安瓜片過去根據采制季節,分成三個品種:提片:谷雨前提采的稱“提片”,品質最優;其后采制的大宗產品稱“瓜片”;梅片:進入梅雨季節,茶葉稍微粗老,品質一般,這段時期采制的稱為“梅片”。齊山瓜片分1~3等,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級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