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茶
發布時間:2024-11-16 點擊:136
木槿花茶
木槿花茶原料為錦葵科落葉灌木植物木槿的花。古書中寫道:“仲夏之月,木槿花茶“。每年大暑過后,在將近一個月中,木槿花朝開暮謝,天天生新。李時珍稱之為“朝開暮落花”,選晴天早晨,待花半開時采摘,曬千備用。其花大多呈白色,有花瓣5片或多數層疊,皺縮卷折,中間有黃色花蕊,質輕,微香,味甘。煎泡代茶,以朵大、色自者為佳。
木槿花性涼,味甘苦。公元六世紀,唐代《日華子本草》較早記載本品可“作湯代茶”,“治腸風下血,赤白痢”,以后歷代醫家在臨床廣為實踐,認定本品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痢的功效,治療腸風瀉血、痢疾、白帶、吐血及療瘡癤腫等。
取木樣花15克(鮮品30-60克)、白蜜30克,以沸水沖泡,稍浸片刻,待溫便可飲服木槿花茶。清代汪級《醫林纂要探源》說:“木槿花,白花肺熱咳嗽吐血者宜之,且治肺癰,以甘淡補滲之功。又赤、白花分治赤白痢,以大腸與肺相表里,小腸與心相表里,凡痢,二腸濕熱也,以滑去滯,則愈矣。”
本品含肥皂草甙,對致病大腸桿菌及痢疾桿菌均無明顯抑菌作用。但目前臨床有醫者以干木槿花研末治療細菌性痢疾。每次口服2克(小兒酌減),每隔2小時服1次,3-5天為一療程,曾治療300例,癥狀控制者96.3%,一般服藥后體溫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內好轉。
木槿是一種普通的灌木,全國各地都有栽培,除了木槿花以外,皮、根、葉、果實都可供藥用。
木槿皮殺蟲治癬、清熱解毒,用于皮膚疥癬等癥,木槿根60克,水煎代茶常服,可治消渴;木槿嫩葉60克,煎泡代茶,可治口腔炎及喉炎,木槿子20克,煎湯代茶,功擅清肺化痰,并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