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越來越健康的8個習慣
發布時間:2024-11-13 點擊:48
柏拉圖說: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麗,第三財富是財產。
人生在世,以什么姿態活著,各不相同。但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你才能決定用什么姿態去面對這個世界的精彩。
健康是一切的基石,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健康的習慣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只有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才不會在疾病來臨的時候痛苦。
這8個習慣,會讓人越來越健康,看看你具備幾個?
1.早睡早起
“沒人喜歡早起,但人人都喜歡早起的感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遵循人體陰陽平衡的作息規律。
曾國藩曾說“起早如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
有研究表明,相比于早睡早起的人,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或起床困難的“夜貓子”們,“早死”的風險更高。
因為早睡早起占人體健康的百分之七十,而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占百分之十。早睡早起,是最好的養生。
對于身體而言,白天工作是用電,晚上睡覺是充電。長期堅持早睡早起的人,比別人健康,比別人年輕,樂觀積極,對生活更充滿激情。
2.不氣不怒
生活中,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
我們常常因陷入爛人爛事而悲傷生氣,有些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由于各種原因加諸在自己身上,既煩且疼。
對于讓人煩惱的事,抱怨、糾結、憤怒,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會讓你的心情越來越差,越來越糟。
歸根究底,還是我們不夠理性通透。越是計較,越是難以安心,心里憋著一股郁氣,既想發泄又覺得苦悶。
不生氣,不抱怨,才能擁有一顆健康樂觀的心。
3.清淡飲食
很多人追求的所謂“清淡飲食”就是不沾葷腥,不吃油鹽。殊不知,這樣極端的清淡飲食,會使人缺乏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不僅僅是結石,也很容易誘生其它健康問題。
真正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過多地食用辛辣,油炸的食物。
為了健康著想,少吃油炸食品可以減少腸胃病的發生。油膩且不易消化的油炸食品還很容易造成肥胖。
吃的清淡合理,才是最健康的飲食。
4.清心寡欲
所謂“清心寡欲”,即清除雜念,減少欲求,不思貪婪,保持心地之寧靜。
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詩云:“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云。”
清心寡欲不是說要你什么都不去追求,而是要把一些不值得的東西看淡,凡事看輕,一切才能順氣自然。
人生沒有萬事如意,對于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意,我們要努力做到看輕看淡。勝敗相忘、得失不計、寵辱不驚、曠達瀟灑,才是我們追求的一種至高境界。
5.冷暖自知
古詩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也許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是這么的磕磕碰碰,坎坎坷坷。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好與不好,只能獨自承受,學會過自己的生活。
你自己懂得體諒自己比什么都重要。過好自己便是最好沒有誰真正值得艷羨,也沒有誰能夠陪你一生。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冷暖自知。我們要學會自己支撐起自己的生活,努力爭取光明與溫暖。
6.重視身體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點什么小病從來不會去看醫生也不會去吃藥。總是想著小病小災,拖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好了。
殊不知這些都存在隱患。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你的身體才是你一切的本錢。
身體發出的每一個求救信號都值得我們去重視,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健康,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我們愛的人負責。
愛自己,就要好好重視自己。
7.勤吃早餐
俗話說:要想身體好,早餐要吃飽。由此可見,早餐真的很重要。不吃早餐會使血糖水平較低且不穩定,影響注意力、記憶力。
有些人不愿意吃早餐,寧愿把吃早餐的時間拿來多賴幾分鐘床;也有人會覺得雖然早餐不貴,但長時間還是一筆不小的花銷,所以想要省這幾塊早餐錢,卻忘了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
吃早餐是一件小事,但是你的健康確是一件大事。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可能將來的某一天,你的身體出現的問題就來源于你不吃早餐。
8.把握分寸
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
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過猶不及,卻又為人處世最需要的,就是把握其間的分寸感。
為人處世,為別人留有余地,也是為自己留下余地。
做人做事自以為聰明,凡事做得太過,不留余地,有時甚至逾越界限還不知;這樣的人,一定不會喜愛,也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也難以做好一件事。
知分寸、懂分寸,親密間留白,適當疏遠,人感覺舒服又不失體面。
這是一種情商的表現,更是一種能力,更是一個人的修養。
這些習慣,不見得立馬就對你的身體健康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堅持這些習慣的過程中,你會逐漸變得進退有度,做事有禮,人也會逐漸自律,逐漸重視自己的飲食習慣。
時間長了,自然能夠從中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