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魯迅等“喝茶”思想及其茶文化意蘊
發(fā)布時間:2024-11-13 點擊:55
在中國命運多舛的20世紀30年代,經歷過五四時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風出現了差異。周作人和林語堂的文風格調受不求進取、自我陶醉的人生觀影響,一如他們的喝茶觀及有關“喝茶”的散文小品。魯迅則不然,他洞悉傳統(tǒng)文化弊端,并以改良人生的文學和社會責任感為己任,對林語堂等人“秋思”般的“清福”和“苦茶”等不以為然。魯迅的《喝茶》發(fā)軔于生活與時事,但論述時則突見機鋒,對不合時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閑”等進行了針砭時弊的評說。這三位文人所論“喝茶”的不同,反映了茶文化的廣泛包容性,體現了三位文人在茶文化的民族性和思想性追求上的差異;以喝茶為題,還體現了魯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文學批評手法。完成機構:[1]浙江大學茶學系,浙江杭州310029 [2]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浙江杭州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