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茶文化的悟道與升華
發布時間:2024-11-13 點擊:51
茶席設計,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示茶空間形態中,與其它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
茶席,首先是一種物質形態,其實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同時,它又是藝術形態,它由茶品、茶具組合、鋪墊、插花、焚香、掛畫、相關工藝品、茶點茶果、背景等物態形式構成其基本的要素,極大地為茶席的內容表達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
茶席始于我國唐朝,大唐盛世,四方來朝,威儀天下。茶,就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詩僧與遁世山水間的雅士,開始了對中國茶文化的悟道與升華,從而形成了以茶禮、茶道、茶藝為特色的中國獨有的文化符號。至宋代,茶席不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還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藝術品設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掛畫與茶一起更被合稱為“四藝”,常在各種茶席間出現。而在明代茶藝行家馮可賓的《茶箋?茶宜》中,更是對品茶提出了十三宜:無事、佳客、幽坐、吟詠、揮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會心、賞覽、文童,其中所說的“清供”、“精舍”,指的即是茶席的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