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有著各自的特性
發布時間:2024-11-06 點擊:47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了茶這種植物,最先利用了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如我國史籍所載,在未知飲茶前,“古人夏則飲水,冬則飲湯”,恒以溫湯生水解渴。以茶為飲則改變了人們喝生水的陋習,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綠茶——維c含茶冠
代表: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碧螺春、黃山毛峰茶等
適喝人群:工作忙碌,用電腦較多的青年人
韓馳說,綠茶屬于不發酵茶,茶中茶多酚保留最多。茶多酚,主要以兒茶素含量為多,可起到免疫調節、抑制細胞增殖、抗氧化的作用。江和源指出,在綠茶制作工藝中,兒茶素基本不變,可起到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的作用。
至于維c含量,綠茶又是冠軍,保留得最多,黑茶相對較少。因為微生物、酶的發酵、干燥等工序對維c的破壞影響較大。不過含量并非絕對,品種、產地也都有影響。
韓馳說,研究發現,明前茶的茶多酚含量并不比其他茶高,茶色素含量也屬于一般。而四五月的“炒青茶”的含量卻比它高,達30%左右。江和源說,和夏茶、秋茶相比,春茶還是有優勢。
因為春天氣溫相對較低,有利于茶葉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生長期間少病蟲危害,茶葉污染小。夏茶采制時炎熱,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含量減少。秋茶采摘時雖氣候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茶葉易顯枯黃。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采集野生茶樹芽葉曬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制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制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斷完善。
紅茶——養顏茶
代表:滇紅、宜興紅茶等
適喝人群:身體較虛者
紅茶為全發酵茶,刺激性弱,相對溫和。韓馳說,經完整地發酵氧化后,紅茶成為酶氧化最充分的茶葉。此時水溶性茶多酚的保留量只剩下原來的50%-55%,因為它逐漸被轉換成茶黃素、茶紅素或茶褐素三種不同色澤的茶色素,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所以,紅茶的茶色素含量較高。江和源說,茶色素可促進血液循環和降脂。
3月31日,英國《每日郵報》發表的一項大型女性調查顯示,堅持喝紅茶可保護牙齦,而牙齦疾病是導致心臟病的一個誘因。美國專家研究發現,紅茶能降低細菌活性,減少患牙病的幾率,從而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紅茶不僅能殺死口腔中的細菌,還能產生一種酶,它能使糖轉化成一種黏性物質,起到堅固牙齒的作用。
黑茶——活菌茶
代表:普洱茶、藏茶等
韓馳說,這些茶多產于少數民族地區,主要用微生物完成“渥堆”發酵變黑的工序。因為有活菌,喝普洱茶之類必須先煮。否則,細菌、霉菌的長期積累,對菌群是否會產生影響不得而知。不過由于咖啡因含量低,喝普洱茶不太會影響睡眠。
黃茶——有待研究的茶
代表:蒙頂黃芽、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茶
屬微發酵茶類,相比綠茶,不同之處是多了道悶堆工序。營養價值目前研究較少。
“對于茶的作用,仍有爭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毒理學會副秘書長韓馳教授表示,目前流行病調查有兩類看法,一是致癌;二是防癌可能沒有效果。
茶多酚和茶色素起到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獲得動物實驗的驗證,對人的功效仍有待考證。“我們通過吸煙、口腔黏膜白斑者的干預實驗發現,可以降低氧化損失的作用。”她還發現,茶葉所含的茶多糖可以抗輻射。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江和源說,直接影響茶口感的幕后操手之一是“咖啡堿”,與茶多酚容易在發酵中轉變成茶色素不同,咖啡堿受工藝影響小,所以各類茶葉一般都能保持3%-4%的含量。它有助于興奮提神,“國外的新研究發現,有降脂減肥作用,尤其是與茶多酚共同作用下,降脂減肥的效果更佳。”
武警北京總隊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高山提醒說,新茶中不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和醛類物質含量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胃腸功能差的人,喝新茶易引起胃痛、便秘等“醉茶”癥狀。因此,春茶買回來后可以放置一段時間,等茶中的多酚類物質自動氧化,降低刺激后再喝。
白茶——安神茶
代表:白牡丹、白毫銀針、福鼎白茶等
適喝人群:精神緊張、壓力大、睡眠不佳的人
白茶的主要產區在福建,只經過輕微發酵,分萎凋和干燥兩道工序。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但韓馳提醒說,大家熟悉的安吉白茶并非白茶,卻是綠茶。民間說法是對消炎、小兒出麻疹時發燒、傷風感冒都有效果。目前正在做它的免疫功能、降血糖方面的實驗,結果尚未出來。
“喝茶也可以安神。”江和源說,相對于其他茶,白茶里的茶氨酸比較高。可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舒緩神經、消除緊張的情緒。
青茶——日本美容茶
代表:文山包種茶、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茶、武夷巖茶大紅袍等
適喝人群:需要減肥、心情急躁的人
韓馳說,青茶的特別工序是通過“做育”的過程,形成半發酵茶,工藝較費時。青茶往往到5月-8月葉老一些時才采摘。它講究泡法,所以喝烏龍茶被稱為喝工夫茶。烏龍茶民間傳說可分解脂肪,減肥健美。在日本被稱為美容茶、健美茶。
清晨起床,泡好一壺茶,然后打開音響。在柔和自然的光線中,伴著舒緩流動的音樂,茶水以優美、流暢的舞姿,圓圓潤潤,不徐不急地落入白如凝脂的茶杯,裊裊的熱氣,淡淡的清香流溢開來,讓整個空間都彌漫著一份輕松,一份愜意。一小口茶湯,從舌尖開始緩緩地滾動著,如上等絲綢輕輕滑過肌膚,直到喉頭,“咕咚”一聲咽下,只留清香在口里回蕩,綿軟悠長,仿佛古琴亦或古箏在空曠的山谷里彈響,只一下,然后任那聲音隨著薄霧纏繞著山岡飄向天際。茶的甘冽就這樣一次次慢慢地浸潤著,滲透著,透過肌膚沉淀至骨髓,然后再從骨頭的縫隙一點點,一滴滴地散發出來,讓人從每個毛孔里都能感受到茶葉及所汲取的天地精華。
時間在流逝,人在流失的日子中變得蒼老,但飲茶時的這種感覺卻沒有流失,而且慢慢地變成一種情結,濃得化都化不開。于是,我就經常讓自己在這種情結中浸泡,把煩累、憂愁、苦悶、緊張都放在這清晨的一杯茶里,經過水洗、茶浸,變成一種平和與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