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種“標準”姿勢,嚇走賴店不走的喝茶客!
發布時間:2024-11-05 點擊:57
以茶會友是一件高興的事,和愛好相同的朋友在一起,總是相談甚歡。
可是如果時間已經比較晚,作為主人的你如何在不打斷對方聊天的同時又給出想要終止的信號呢?
一、壺嘴對人
這里說的壺嘴是指在茶事活動中的尖形壺嘴,包括隨手泡,紫砂壺,功道杯等尖形茶器。無論是提壺煮水還是倒完茶放置于桌上,壺嘴對著客人,即是暗示送客。該做法較不禮貌,建議少用。
二、添水添滿
老話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茶水倒滿,客人不能端杯,即是送客之道。
三、久不換茶
一杯茶或一泡茶,已經喝成白水,主人也沒有換茶動作,就是送客之意了。若是茶客遇到此種情況,應禮貌告退,以待來日。
四、斟水見底
斟酒可以見底,謂之巧酒。斟茶乃壺水,通福水,福水不可斷是意也。若是遇到斟水見底,水壺懸立而滴水之狀,意味水壺已干,君可自便。
五、搖頭不語
茶不像酒,酒越喝越醉,茶卻越喝越清醒。茶逢知己,話匣子就打開了,倘若已經閑聊半日,無言可談,雖沉默也是一種幸福。
若主人搖頭不語,或在茶杯入口之時,搖頭假似吹茶湯和茶沫,就是在表達,我與君之觀點不敢茍同,茶已喝好,來日再談。
六、蓋碗向外
蓋碗語言豐富異常,自成一家。凡蓋碗端起,右手持蓋,懸立碗中,作向外推狀,此亦蓋碗送客之意。
七、連聲請茶
一場茶會,時間最好控制在1-2小時內,時間過長頻繁飲茶,腸胃易不適,若主人連著三聲“喝茶、喝茶、喝茶請喝茶”,并非真的讓客人喝茶,其實是在表達送客之意。
八、離位久時
主人離位五分鐘以上,且走時來時都未給客人說明原因,此乃用時間換空間,借故遁形。此時告辭,主人亦是絕不挽留。
九、滴湯漏水
近年流行的干泡法十分雅致,舍棄了淋壺的步驟,泡臺不再會濕漉漉。
若是主人家分茶時故意灑漏一旁,表示已不再專注于茶事,可能有其他事物處理又不方便謝客。作為客人,此時該識趣借故離開。
十、手指向外
在喝茶過程中,端杯技巧非常重要,手指一般成環抱杯狀,不可出現小指和食指指向客人之手勢。
如果在喝茶前期,持杯方法都對,中途出現小指食指中指或無名指指向外,這是指尖送客,雅名仙人指路。
十一、端茶不喝
主人端茶不喝,端起放下,持續動作,也是暗指送客。
十二、喝完不續
喝茶品飲的規矩是見空杯需及時續水,若主人在客人空杯許久,仍假作閑談而不及時續杯加茶,君可拜拜了。
十三、當面洗具
一般洗具需客人離開后,方能進行。當面洗具,最為直白,表示今天到此為止。
十四、眼光向外
泡茶是個專注的事情,若主方泡茶之時或喝茶之時,眼光向外張望,特別是指向門口,這個時候客人也需及時告辭。
十五、厚此薄彼
茶事活動講究一視同仁,同甘共苦。如果主人在泡茶分茶時厚此薄彼,語言交流時有親有遠,此亦為之送客之禮,薄遠者可自行離去。
十六、反向倒茶
在茶座一般講究左尊右卑,斟茶也是自茶藝師左邊向右邊進行,即順時針方向,最后到自己。若是自右向左逆時針添茶,則是表示:去去去,慢走不送。
當然,凡事都要看場合,親密的朋友、家人喝茶可以不必拘泥于細節。但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能夠自己做出或是看懂他人的茶席暗語,禮貌的結束一次茶事,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