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茶具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4-11-04 點擊:52
茗茶屬于什么茶 白瓷茶具的歷史發展
唐代飲茶之風大盛,促進了茶具生產的相應發展,全國有許多地方的瓷業都很興旺,形成了一批以生產茶具為主的著名窯場。
各窯場爭美斗奇,相互競爭。
據《唐國史補》載,河南鞏縣瓷窯在燒制茶具的同 時,還塑造了茶神陸羽的瓷像,客商每購茶具若干件,即贈送一座瓷像,以招攬生意。
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窯、浙江余姚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四川大邑窯,也都產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
北宋時,景德窯生產的瓷器,質薄光潤,白里泛青,雅致悅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點彩裝飾。
到元代,景德鎮因燒制青花瓷而聞名于世。
青花瓷茶具,幽靚典雅,不僅為國內所共珍,而且還遠銷國外。
明朝時,在永樂宣德青花瓷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各種彩瓷,產品造型精巧,胎質細膩,彩色鮮麗,畫意生動,十分名貴,暢銷海外,國際上譽我國為瓷器之國。
白瓷以江西景德鎮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傳統的廣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構圖花飾嚴謹.閃爍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 如千絲萬縷的金絲彩線交織于錦緞之上,顯示出金碧輝煌,雍容華貴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