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陸羽的身世與禪意心靈
發布時間:2024-11-02 點擊:47
傳說茶圣陸羽是個棄嬰。
公元733年的一個清晨,在龍蓋寺修行的智積禪師,路過西郊的一座小橋時,聽到橋下有哀哭之聲,俯身一看,他發現一群大雁正用翅膀護衛著一個男嬰被寒霜凍得瑟瑟發抖。智積把這個棄嬰抱回寺收養,并讓在龍蓋山麓開學館的飽學儒生李公夫婦代為哺育教養。智積是唐朝著名高僧,唐代宗時曾被召入宮,給予了特別待遇,可見他是一個飽學之士。
少年的陸羽,深受高僧呵護與栽培,并煞費苦心腸為陸羽占卦取名,卦辭上說:“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币馑际区櫻泔w于天空,羽翼翩翩,雁陣齊整,四方皆為通途,于是為他定姓為“陸”,取名為“羽”。智積好茶,所以陸羽很小便得知藝茶之術。
公元775年,24歲的陸羽在“安史之亂”中逃亡,隨著難民離開故里,流落名茶產地湖州,這一時期他結識了著名詩僧皎然。皎然既是詩僧,又是茶僧,對茶有著濃厚興味。陸羽在皎然的妙喜寺旁建一茶亭,落成時,皎然并賦詩以明志,那時湖州刺史顏真卿題字,命名“三癸亭”,三個名人合作的杰作被世人稱為“三絕”,一時傳為佳話,而“三癸亭”更成為那時湖州的勝景之一。皎然與陸羽情誼深沉,在皎然留下的尋訪陸羽的茶詩中,最知名的是《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一詩:“遠客殊未歸,我來幾難過……他日相期那可定,閑僧著處即經年!”可見陸羽隱逸生活悠然自適,行跡飄忽,使得皎然造訪時常不得相見。皎然姓謝,是南朝謝靈運的十世孫,陸羽在妙喜寺居住多年,搜集整理茶事材料,后又在皎然的幫忙下在苕溪之濱閉門修書,開始了《茶經》的寫作。
陸羽在龍蓋寺時,積公用禪杖指著墻上一個斗大的“荼”字問他是什么字,陸羽回答說,不就是茶葉的茶嗎?智積聽了很愉快,恩賜了陸羽一小撮最珍貴的“明月茶”,讓他嘬了幾口爽了一把。這雖純屬笑談,可是陸羽將“荼”變成“茶”——— 這一樁事,真逼真切在史書中有確鑿記載?!拜薄蹦宋秲河悬c苦的茶,而茶就是現在的香茗,味香意長。
陸羽自幼志不在佛,卻有志于儒學研討,11歲時離開寺院,曾在一個戲班子學戲、寫劇本。結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后,他專心致志開始研討茶。他起早貪黑,翻山越嶺,以茶民為友,以茶葉為伴,寫出生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他因而而聞名于世,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立志茶事,“不羨黃金盞,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 羨 暮 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從他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他香茶般淡泊明志的禪意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