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紅茶國家標準制定實施
發布時間:2024-11-01 點擊:51
(王旺聲) 近年來,紅茶品牌暴增近百種,一些紅茶企業開始制定自己的企業標準,一時間大家生產出來的紅茶“五花八門”。且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魚目混珠。面對紅茶市場多如繁星的品種、價格,想要購買紅茶的消費者經常無所適從。無規矩不成方圓,為進一步提高“坦洋工夫”的品牌競爭力,2009年5月,福安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做出制定坦洋工夫國家標準的決策,成立了以茶業協會、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為主的工作組,聘請茶界專家、學者10多人,開始組織標準的編制。幾經論證修改,2010年4月份,《地理標志產品——坦洋工夫》國家標準獲批。這份國家標準中,包括坦洋工夫紅茶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等,成為“坦洋工夫”生產流通領域的唯一標準,成為第一個紅茶國家標準。
福安市在精心制定“坦洋工夫”國家標準同時,更在堅持國家標準上下真功夫。近年來,福安市茶業協會立足“坦洋工夫”國家等級標準的有序實施,以確保“坦洋工夫”品牌健康發展,成立了市茶葉專家委員會、市茶葉品牌建設與質量安全監管委員會,專門負責“坦洋工夫”品牌授權和坦洋工夫國家標準執行監管。制定了“坦洋工夫”紅茶國家標準詳細實施方案和等級實物樣,“坦洋工夫”商標許可使用管理辦法。使用“坦洋工夫”中國馳名商標行業自律公約等規范性管理文件,并印發給授權企業。該協會在執行“坦洋工夫”紅茶國家標準具體工作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把三關”,一是企業準入關。企業申請“坦洋工夫”品牌授權。明確規定必須具備產品qs認證,符合國家坦洋工夫等級標準等前提要件,并由專家到實地逐項審核,符合條件申請企業,報品牌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審批,不符合條件企業堅決不予授權。至目前,全市已授權坦洋工夫品牌企業105家。二是市場檢驗關。由市茶業協會、茶業局、質監局、工商局等相關部門抽人組成四個小組,對100多家“坦洋工夫”商標授權進入市場的產品,進行定期隨機抽檢,每家每年抽檢2次,檢驗結果都標明產品各項指標的優劣和等級標準,并以書面形式逐一告知每個企業。對不符合標準的產品,責令下架并限期整改,連續二次不合格,則停止許可使用“坦洋工夫”商標;同時,堅持打擊市場上的造假苗頭,對未授權企業加大查處力度,雙管齊下保證“坦洋工夫”品質的提升,確保消費者的利益。三是原料質量關。高品質的坦洋工夫紅茶精品,來自于高質量的茶青。福安市政府為確保“坦洋工夫”經典名茶歷久彌新,先后投入3億多元扶持茶園新品種改造,建設高標準生態茶園,種植高香型茶樹茶園9萬多畝,為“坦洋工夫”精品紅茶提供了優質的茶青。同時又借助于福建省茶科所、寧德市技術職業學院的人才科技力量,為現代化紅茶生產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和茶樹品種支撐。重視“坦洋工夫”紅茶國家標準建設和實施,確保“坦洋工夫”質量標準。2011年秋-2012年春抽檢福安200多只茶樣,經權威檢測部門檢測,檢測結果100%符合國家等級標準。
坦洋工夫紅茶國家標準的制定實施,有效保護產品品牌,質量特色,提升坦洋工夫知名度和信譽度,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保護消費者利益。2012年春,《地理標志產品·坦洋工夫國家標準》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標準貢獻獎一等獎,是省內唯一獲取殊榮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