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茶的飲法
發布時間:2024-10-28 點擊:439
磚茶,亦稱茶磚,是將茶葉緊固成像磚一樣的形狀,它是我國邊疆兄弟民族極為喜愛的茶種。藏族習慣將磚茶制成酥油茶飲用,而蒙古族和維吾爾族又喜歡飲用奶茶。
藏族同胞烹煮酥油茶的方法是:先將磚茶切開搗碎,加水烹煮,然后濾清茶汁,倒人預先放有酥油和食鹽的攪拌器中,不斷攪拌,使茶汁與酥油充分混和成乳白色的汁液。之后,將它傾入茶壺,以供食用。藏胞多用早茶,飲過數杯后,在最后一杯飲到一半時,即在茶中加入黑麥粉,調成粉糊,俗稱糟粑。午飯時喝茶,一般多加麥面、奶油及糖調成糊狀熱食。
蒙古族同胞的飲茶,除城市和農業區采用泡茶以外,牧區幾乎都用鐵鍋(銅壺〕熬煮,放入少量食鹽,稱為咸茶,這是日常的飲法。
遇有賓客來臨或遇節日喜日,則多飲奶茶。奶茶烹煮方法是,先將磚茶切開搗碎,用水煮沸數分鐘,除去茶渣,放進大鍋,摻入牛奶,加水煮沸,然后放進銅壺,再加適量的食鹽,即可成咸甜可口的奶茶。有的還在茶湯中加入適量經過炒焙的炒米(類似于小米)。蒙古族牧民一般每天要喝三次茶。晨午兩次當飯,晚上一次才算是飲茶。
維吾爾族同胞的煮茶與蒙古族同胞類似,但飲法上有自己的特點,像我們平常吃青菜一樣,連湯帶汁一起下肚,以彌補水果、蔬菜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