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午子仙毫”茶的傳說
發布時間:2024-10-25 點擊:146
陜西漢中盆地東部,有一個名叫“西鄉”的縣城,縣城雖小,名聲卻大,由于這里物產豐富,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過不少名人,這里的各種名貴小吃也享譽三秦大地,尤其是這里出產的“午子仙毫”茶,更是“中華一絕”得到各界人士的盛贊。伴隨午子山誘人的茶香,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奇故事呢!
聽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西鄉縣城十五里外有一座秀麗而險峻的山峰,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山頂上來了一位美麗、好心腸的種茶姑娘,姑娘說她由于出生于午夜子時,所以人們叫她“午子姑娘”,這位午子姑娘不但在山頂種植了一片片生氣勃勃的茶樹。
每日清晨,午子姑娘便笑咪咪地提出一個泥陶壺,從山腰一個象龍脖子一樣外形的山洞里汲來了清泉水,再用青鋼木木炭把水燒沸,在紫砂杯中放入茶葉,精心沖泡后,敬于客人。
坐在山頂茶棚里,陣陣清風吹來,洗去你登山的勞累,放眼望去,山谷的青松翠柏之間翻騰著嫵媚的云海,耳旁傳來鳥語溪鳴,身邊不時出現午子姑娘婀娜多姿的身影,人們一邊品飲著異香撲鼻,清醇可口的綠茶,一邊欣賞著午子山峰間誘人的風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幽香、甘醇、鮮爽的茶湯直入腸胃,一種安詳、中正的太和之氣,油可是生,令人怡然沉醉,心曠神怡,似乎置身于人世仙境普通。
午子山,山美、水美、茶美、人更美。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方便民眾之事,在方圓幾百里,被傳為佳話,連遠處的一些名人雅士、禪師道長,僧侶儒生都慕名而來。登山求茶者品味后拍案叫絕,茶客們你來我往絡繹不絕,午子姑娘日復一日,辛勤地忙碌著。
一日,有一從南方專程到此的嗜茶高僧代表眾茶客送午子姑娘對聯一副,貼在茶棚門框之上。上朕:“龍脖洞中水”,下聯:“午子山頂茶”,橫額:“仙境雙絕”。他向眾人解釋道:“此‘雙絕’乃指兩雙,即茶與水,環境與美女也”,后來被人們稱為品飲“四要”。據傳,還被茶圣陸羽搜集到“茶經”之中 。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的美名,被人們越傳越遠,正好被出巡在外且嗜茶成癖的皇上曉得了,他即令繞道駕臨午子山。
當皇上在茶棚里召見了午子姑娘,品飲香茗后,感慨地嘆息道“喝遍天下飲料,還數此茶最好。即將此茶為欽定貢品,專供皇宮所用,封午子姑娘為‘御前茶侍’,即日一同進宮。”可是皇上怎么也想不到,他的此翻“好意”卻遭到了午子姑娘斷然回絕,突然間龍顏大怒,吩咐左右砍去午子山 茶林,將午子姑娘押監治罪。午子姑娘攔住毀林砍樹的人,不驕不躁地對皇上說:“我隨皇上一同進宮。”當大隊人馬走至白松崖時,天上忽然刮起一陣陣狂風,午子姑娘借風勢,縱身一躍,跳下了山崖,只見白云之中,姑娘變成一只美麗的金鳳凰,展開雙翅沿午子山峰的茶園繞飛一圈后,越過對面山頭,向天外飛去。皇上和他的侍衛們已驚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嘆息一聲說道:“午子姑娘乃是神女茶仙下凡,特殊人所比,看來天意難違,不可冒犯。”
午子山頂的茶園保住了,午子仙女的傳說被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傳頌著。聽說,每年清明正午時分,人們只需在當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石桌石凳上,擺上泥砂陶壺,紫砂茶杯,生起青鋼木炭火,汲來“龍脖子洞”中的泉水,午子仙女將會在你不知不覺中來臨,象當年一樣為你作一次精深的茶藝表演。當地有不少老人曾有幸欣賞到這一人世奇觀。
為了留念美麗好心腸的午子仙女,人們把每年清明前在山頂所采的新茶嫩芽,看作是午子姑娘的化身,取名為“午子仙毫”。在當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地方,建筑了一座“道觀”,取名為“午子觀”,在她曾跳崖的地方栽滿了白皮松,還把午子姑娘跳崖后變成一只美麗的金鳳凰后飛過的那座山頭,取名為“飛鳳山”。飛鳳山下的那條明澈的小河的源頭,聽說就是午子姑娘當年取水的那個“龍脖子洞”,于是人們便把這條小河取名為“涇洋河”。
現在,每逢清明時節,西鄉縣城的人們,攀爬午子山,朝拜午子觀,品午子仙毫茶。到飛鳳山留影,來涇洋河蕩舟,觀山中景色,議論午子仙女的傳奇故事,已成為當地的傳統風俗和人們茶事活動中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