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賞器
發布時間:2024-10-22 點擊:50
茶席就是一“行動場域”, 茶器攸關茶湯的解析度,茶器是茶席的重要部分。鋪陳茶器的擺置,茶人本身也跳入其中,通過茶器鑒賞和品水而打開味蕾序曲,呈現茶席意境。
茶席中的茶與器出于對稱性的支配,如果現代人在生活中能對茶器傾心投入,那么茶席所給予人的親切就不只是為了喝茶。以茶席的桌布來看,所用的的顏色令人想起一種親密的附和,用對顏色,會給茶席參與者帶來不可思議的安定感。茶席上的茶器擺設看起來像是一種參道,凝聚精氣神韻,壺不單是壺,它在茶席上閃亮光輝,其隱含的制作者的用心感染了茶人,而杯子的形制與材質,更強烈昭顯茶器制作者渴望杯成形后,可以豁然地成為茶人終身伴侶,即使它只是品茗時短暫使用的強烈愿望。日本茶席原是唐物鑒賞之會,其茶會程序中賞茶器十分重要,這也是每次茶席中的議題。“賞茶器”成為今人考證昔日茶人茶席盛會的依據。
茶在不同時代制作的方法不同,品茗即形成各自風格,烹煮的團茶,擊拂的抹茶或是壺泡的散茶,分別出現于中國唐、宋、元、明、清各朝,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飲茶方式,使用各式各樣茶器的場景,都提升著茶融入歷代的時代風尚。
盛唐茶席,華麗簡約在調和中展現出雋永
茶席在唐代華麗的生活風格中綻放意象,茶席傳達的是品茗的典雅勻稱及雋永。茶葉制法的變換,總會改變茶器的用法,從勻稱到雋永,唐代蒸青制茶飲用的“煮茶法”,出現了陣勢龐大的茶器組合,從茶碾、水注、茶盞的功能中,蘊藏著社會對茶能帶來清醒的悟知。其間的茶器典雅引動的雋永氣質,正是今日茶席追求體驗與詮釋唐代茶文化的品位主張。
茶席的品位是由文化資本所表現出來的品位。唐代茶器的勻稱純質,天然具有成為一種擺放表現的品位。那不只是對出土茶器的憐愛和抽象意境的向往,也是追求具象實物的茶席正在發出回響。
唐代的茶器在今日因喝茶形式的改變再生韻味,隱含的意義不單是一種思古的幽情,而是一種對茶文化的超鏈接,這也是傳統唐代品茗講究“勻稱”才能“雋永”的原點。
兩宋茶席:點茶流動生活的美學
宋代的吃茶法正是當時文人雅士生活風格的一種意象傳達。表現了兩宋文化發達的一種盛世,更是生活藝術中的一種美學體驗。宋代點茶,是一種具有表現性的、可以直接被觀察的活動,但點茶并非單純的動作展示,而是在操作竹筅擊拂茶湯時人的意識。在注水的提起,到擊拂的輕、重、緩、急,拿捏稍有不慎,就會壞了茶湯的好滋味。
宋代吃茶法中講究用蒸青的綠茶,能夠讓蒸青綠茶發揮最佳效果的則是黑釉茶盞。黑色茶盞具有襯托白色浮花的效果。宋代茶具多采用茶盞,茶色既然是白色的,自然以黑色的茶盞最適宜,如此一來色調分明,利于品評。黑釉茶盞的燒制在宋代得到極大的發展,茶席應用單色對比的凸起。茶和茶器互相烘襯,像一場臺設計,也是燈光聚焦宋代茶席所在。
宋代點茶法影響了日本抹茶道,這種品不厭精的時尚,更牽動著茶道精神在他界中的娛樂性,用單色釉的沉斂,凝聚了品茗時的清、精、和、寂,唯有在自我的反省中才能走出生活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