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買茶的誕生與結局
發布時間:2024-10-22 點擊:58
2011年7月,在線茶葉零售商“ yebucha”宣布將“暫停”網站的運營,在當月內清空所有茶葉庫存,并停止網站的運營和與之相關的商標使用。這個消息一出,這個行業就陷入了軒然大波,因為它標志著該國最大的在線茶店“也買茶”最終在茶市場上遇到了“滑鐵盧”。
之后,“ yebucha”的官方網站上標有“也暫時關閉買茶,整個場館都'50%off'通關”。“ yebucha”的一些成員還收到了“ yebucha”的短信通知,稱由于戰略調整,“ yebucha”將于2011年7月31日關閉,公司將全力以赴發展。
茶葉市場的“也買茶”不幸退出,引發了業界對茶葉b2c的熱烈討論和擔憂。
“也買茶”的誕生
說到“也買茶”,我不禁買了互聯網。
2008年,羅威互動(luowei interactive)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袁江帶領cfo和cto共同離開,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決心挑戰在線購物者的消費習慣,并在上海建立了基于會員的直接購買平臺-葉麥王yimai.com的定位是為中產階級家庭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也買茶選擇出售哪種產品?經過認真的市場研究,袁江認為垂直網站必須銷售具有高毛利率且屬于持續消費的產品。在200-1000元之間,更多的消費者愿意嘗試。同時,這類商品必須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并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長率。與vankecheng pinpin和京東相比,它們分別在服裝和消費電子領域已初具規模,而葡萄酒市場仍然是“小樹叢生”。
2008年6月,也買茶旗下的進口葡萄酒b2c銷售平臺葉麥酒正式成立并啟動。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存儲和運輸。因此,袁江首先在北京和上海“滴血”,建造了兩個恒溫恒濕,光線昏暗,適合儲酒的大型倉庫,并專門設計了防撞運輸包裝。
在推出之初,“購買葡萄酒”主要通過廣告,電子郵件,短信,直接雜志和其他方法吸引葡萄酒愛好者學習“購買葡萄酒”。為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購買葡萄酒”公司出示了有關葡萄酒銷售的相關證明,海關申報材料等,證明了葡萄酒的純正血液。此外,“還買酒”還在上海舉行了不定期的免費品酒會,葡萄酒文化講座和其他線下活動,并聘請專業人員組成了葡萄酒選拔小組,向消費者介紹每種葡萄酒和茶的知識。這些措施使“購買葡萄酒”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注冊會員。為了保留這些早期用戶,“購買葡萄酒”在保持穩定價格的基礎上進行了多輪促銷活動。葡萄酒的平均價格將低于市場價格的1/3。
可以說,“也買酒”摒棄傳統店面的概念,在進口紅酒b2c領域首創了“會刊+海報+電話+網絡+郵件+短信服務+品酒會+psa(私人服務助理)”的立體、互動服務模式,不僅為廣大葡萄酒愛好者創造出更便利、更輕松、更舒適的人性化消費體驗,同時低成本的運營模式提升了也買網商品的性價比。這些體現在服務細節方面的做法,在傳統的超市渠道,顧客是無法真正享受到的。
在精心與細致的推廣之下,“也買酒”迅速成長為網上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葡萄酒直購平臺—不僅全國超過150萬會員的人數不斷刷新,同時銷售額也以年均超過300%的增速傲視同行。2010年1月,也買酒的日訂單突破2000單,并預計全年銷售額將超過1億人民幣。此時,也買酒已成為國內進口葡萄酒行業最大的b2c運營商。
在“也買酒”突飛猛進的時刻,2009年8月,也買網旗下第二條產品線“也買茶”項目正式啟動了。
“同根不同命”的意外結局
在也買網的創業團隊看來,中國有無數茶園、茶葉批發商、茶葉店和茶樓,每一罐茶葉,到飲品者手里,中間都會經過多道供應商中轉和成本添加。同時,很少人能很好地辨識茶葉品質,不敢放心買好茶。而更多禮品茶,昂貴的往往是包裝。一般來說,個體茶葉店價格低但品質沒有把控,品牌連鎖茶葉店品質比較放心但性價比低。品質和價格,使得消費者常常犯難。而“也買茶”,就是要做到挑戰既有理念,敢于和淘寶個人網店比價格,和品牌連鎖店比品質。
在“也買茶”的運作上,也買網將“也買酒”的成功做法運用了進來。也買茶從供應、生產到營銷,全面突破傳統茶葉市場的格局。供應鏈上游,和各大茶園獨家合作,包括龍井、安溪鐵觀音以及普洱等,以此來控制茶葉成本、品質和產品的獨特性;同時,自建幾千平米的茶葉加工廠,投資專業的茶葉冷藏庫、檢測實驗室等,控制茶葉品質也確保庫存;而營銷上,摒棄店面經營概念,通過網絡和電話渠道,全面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共享“也買酒”的運營和物流資源,通過整合運營,在確保用戶體驗的同時,降低成本。
此外,“也買茶”為自己樹立的經營宗旨,是讓普通消費者敢于放心買好茶、實惠喝好茶。在推出任何一款商品前,“也買茶”都拿“高品質”和“高性價比”這兩把尺來衡量。任何一款綜合打分低于80分的產品,都不會上市。新品上市前期,“也買茶”更是直接“復制”“也買酒”品酒會的操作方法,通過品茶會等形式來摸索大眾的口味和需求;直到確定該款茶品在品質、性價比和市場接受度都達到一個理想狀態,才進行大規模的上市和推廣。
有了“也買酒”的成功經驗,對于也買網而言,“也買茶”運作起來輕車熟路。此時,有了“也買酒”和“也買茶”兩大產品線,也買網的快速擴張引起了資本的關注。2010年3月,也買網獲得dcm公司的第一筆300萬美金風險投資。2010年6月,也買網又獲得了以曼圖宏業主導的投資團的第二輪千萬美元投資。此時,對于“也買茶”而言,其前途似乎毫不遜色于自己的“兄長”“也買酒”,其成為中國茶行業最大b2c運營商的期限,似乎已經為時不遠。
然而,一年過后,盡管也買網宣稱“也買茶”每個月都保持迅猛增長,盡管董事長袁疆有實現“做未來的老字號”的理想,“也買茶”還是在業界的議論紛紛中,走進了歷史。
“也買茶”輸給了誰
當也買網高層做出暫停“也買茶”事業部決定的消息傳出后,立刻引起種種熱議和猜測。究竟是出于何種原因?“也買酒”ceo劉君首先給出了官方說法。
劉君在給會員的公開信里說:“在完成第三輪融資后,公司決定暫停也買茶事業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最終意識到,我們沒有精力同時做好兩條產品線,只能集中公司所有的資源,在某一條產品線上形成在產業內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一流的用戶體驗,最有競爭力的產品采購成本,以及對上游供應商資源的控制力和行業整合能力。目前也買酒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對葡萄酒進口商的議價能力,能夠為會員爭取到最好的價格,也形成了直接向酒莊采購的能力,可以說,初步有能力保證公司以‘最好的價格向客戶提供最全的產品’,但我們也認識到,要給客戶提供超一流的購物體驗,公司還需要在系統優化、網站建設和配送網絡建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董事長袁疆也表示:“我們將把融資全部投入到提升客戶體驗、倉儲物流、配送團隊建設、優化購物流程和網站后臺技術,以及豐富我們的產品線等方面。一言以概之,一切都為了提升客戶滿意度而服務!”
此時,似乎“也買茶”停止運營的原因,是也買網要集中百分之百的資源將“也買酒”做好做大,故不惜暫停“也買茶”事業部。
對于也買網高層的解釋,部分業內人士則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異議者普遍認為,“也買茶”退出的主要原因還是在與其他網商的價格戰中處于下風—在控制質量的同時還要保持低價,最終成本成為壓垮“也買茶”的最后一根稻草。
某茶葉電商銷售總監表示,茶葉這個商品要在網上賣,確實十分吃力,也買網2010年10月份已開始縮減“也買茶”運營,2010年推出的油切黑烏龍和桑抹茶單品價格過高,未達到預期市場目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此外,更有一位業內人士將“也買網”失敗的原因,總結如下:
1.茶葉是非標準化的一個品類,茶葉等級成色國家標準尚未建立,非標準化的產品非常不適合做b2c平臺,并且難形成規模化效應。
2.茶葉品牌集中度太低、沒有大品牌的主導。沒有品牌集中度必然導致市場的無序狀態,正品與非正品很難區分,大大降低網購的信任感。
3.茶葉市場競爭過于激烈,淘寶大賣家搶占市場份額。市場定價混亂,淘寶搜個特級鐵觀音,價格從38到3800都有,讓消費者無從選擇。低價跑量的茶葉利潤低,降低自己品位;高價小眾的茶葉利潤高,存儲難度大,目標消費群體不在線上買。
4.客戶定位不準,消費體驗難以解決。許多人買茶習慣先品嘗、再購買,線上的渠道很難解決這個問題;而且線下購買渠道眾多,消費者可以很方便從線下各渠道買到。同時喝茶的習慣及口味都大不相同,雖然是小眾市場,但一個市場如果什么口味的人都想覆蓋,基本上難逃失敗的結局。
5.團隊操作太重營銷,缺乏對產品及“也買茶”品牌的打造。也買茶背后團隊原本是做電話營銷出身的,“也買茶”的用戶基本上都被他的電話營銷團隊“騷擾”過,可見用傳統營銷方式做茶葉電子商務,還有待商榷。
茶葉電子商務,何去何從
茶葉市場中“也買茶”的悲慘離開無疑將對茶產業,尤其是茶電子商務產生深遠影響。記者調查發現,自今年年初以來,福建茶葉網上客商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也買茶”的撤出可能成為導火索,改變甚至洗牌一些茶葉專賣店。
武夷山俊德茶業負責人梁天雄說,他一直是一家實體商店,正計劃開設一家網上商店,但是在調查之后,他退出了,因為他發現“ ”確實使他發現很難干預。僅在淘寶商城,他就看到了數十家大型茶店,更不用說眾多淘寶個人網上商店,而且里面出售的茶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大紅袍的每斤價格從50到5000不等。很多人民幣,而且大多數網上商店的生意都很少。
梁天雄說,雖然每個人都認為互聯網上有商機,但他看到的是武夷山許多開設網上商店的茶商都在“開店玩”。那些具有良好銷售業績的大型在線商家基本上可以滿足低價格的需求。對于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每斤茶的銷售額大約在100元左右。人們通常懷疑最便宜的茶會欺騙消費者。客戶更有可能害怕被欺騙;而中高端茶的銷售也不是。這并不理想,一些專注于中高端的在線茶商也正在尋找更好的銷售渠道。
“互聯網和實體商店針對的是完全不同的對象。”武夷山桃園茶業負責人丙桂軍告訴記者,他從事茶電子商務已有多年歷史了,他的網上銷售方式與許多網上商家不同。
像大多數在線商家一樣,桃園明也曾嘗試過開設一家在線商店進行產品銷售,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種方法有很多局限性,產品銷售量難以快速突破。作為回應,他們在產品和營銷方式上采取了全新的策略,將在線促銷與商店終端相結合,并將起源與終端城市推廣相結合。產品進入所有超市后,將在網上進行促銷。 ,讓消費者迅速熟悉品牌“桃園明”。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淘寶上的大型茶葉銷售商中,傳統意義上的茶葉并不是他們最暢銷的產品。相反,大麥茶,涼茶,保健茶,減肥茶等已經成為這些在線商家的銷售排名。名單上的冠軍。“每斤200元的普洱茶一個月只能賣三到五斤,而便宜的普洱茶可以小塊出售,以減肥的名義,你可以一斤賣幾十斤天。”一位淘寶網的茶店老板說。
從淘寶上這么多在線商店的交易來看,將茶作為快速消費品銷售可以增加銷量,而中高端茶則面臨價格競爭力差和客戶稀缺的雙重尷尬。也許正是這種尷尬使產品的定位變得模棱兩可。經過近兩年的運作,它終于在中國茶葉在線商人的混戰中遇到了“滑鐵盧”。
電子商務是一件好事。去年,淘寶網發起了“全國性的搶購”運動。 1.2億網民沖了一段時間,這說明了一切。但是,對于茶而言,電子商務并非一帆風順。投資少的在線茶購物平臺與過去幾乎相同,并且由風險資本支持的新秀仍然“燒死”了一個不理想的黃金機構。
就購買士氣而言,“也買茶”的下降將對未來的國內茶葉電子商務運營商產生負面的心理影響。茶電子商務仍然是中國茶商之前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話題。
異議人士普遍認為,撤回“也買茶”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在與其他在線供應商的價格戰中處于劣勢-在控制質量的同時保持較低的價格,最終成本成為壓倒“購買”的最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