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中國茯茶的淵源:對茯茶迷戀的背后
發(fā)布時間:2024-10-17 點擊:55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西漢年間,茶葉與黃金、錦帛被使者作為厚禮帶入印度。唐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后,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并且有了飲茶的習慣。隨著世界茶聯合會副理事長小泊重洋、日本中國茶文化國際檢定會會長棚橋篁峰相繼到訪陜西,涇陽茯磚茶備受日本消費者追捧。
隨著現代人群亞健康問題逐漸受到關注,茶所特有保健功效成為人們飲茶的重要原因。茯茶作為黑茶新貴,以其獨有的“金花”備受青睞。
“金花”是在原料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益生菌,學名叫做“冠突散囊菌”。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種黃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將帶有金花這種特殊菌類的茯茶泡飲時,那種菌花香便融入茶湯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澀,清純綿和。不僅如此,茯茶中的氨基酸組分、維生素組成特殊,脂肪分解酵素、酚性酸類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其他茶類,能有效得到降脂減肥、調和腸胃、防癌抗衰等獨特的保健功效,因而倍受現代人青睞。
棚橋先生多次造訪陜西茯茶項目,對于茯磚茶顯著的保健功效及精湛的制作技藝仍贊不絕口?;陴B(yǎng)生保健與時尚健康兩大因素,日本人鐘情于咱陜西的茯茶。
1988年日本豐茗會理事長、著名茶道專家松下智先生在中國河西走廊考察時發(fā)現茯茶的獨特功效,驚嘆茯茶為『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神秘之茶』,并將該茶引進日本。
茯茶引進日本后,日本有關專家教授和農學博士對茯茶特有的『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菌)和有機成份作出了詳細的、綜合的功能性分析,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科研突破。早些年的茯茶研究,大部分都是在日本完成的。
現在,對茯茶“金花”的研究也還沒有停止過。當然,現在在茯茶領域研究的最高成就者是國家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金花黑茶之父”劉仲華教授。
好的保健品這么多,日本人為什么如此喜歡茯茶呢?小編請教了高人,也查閱了些資料,覺得還是和日韓國的文化有關。
一、中醫(yī)在日本重新受到重視
中醫(yī)在日本則被稱為“漢方醫(yī)學”,中藥被稱為“漢方藥”,簡稱“漢方”?,F在,根據古典醫(yī)書進行的藥物療法被稱為“漢方醫(yī)學”、對經絡和穴位進行刺激的物理療法稱為“針灸醫(yī)學”,兩者并稱“東洋醫(yī)學”。
在五六世紀時,中國醫(yī)學就傳到了日本。明代,到中國留學的一些醫(yī)僧又學習了金代和元代的醫(yī)學,逐漸擁有了日本特色。與中國的中醫(yī)不同,日本排除了陰陽五行論,明清在中國確立的“溫病”等理論基本沒有被日本漢方醫(yī)學繼承,而且日本漢方醫(yī)學不考慮病因理論,主要根據癥狀采用《傷寒論》等醫(yī)書中的處方。另外,日本漢方醫(yī)學不重視“脈診”而重視“腹診”。藥材種類也比中國少,每天的用藥量相當于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日本,急病用西醫(yī),慢病用中醫(yī),基本成為一種共識。每日飲茶就是治“未病”的良方。所謂“治未病”,即“于病未成時(疾病前期)進行防護調解”,這是中醫(yī)學的主要衛(wèi)生理念之一。
二、日韓人相信微生物
韓國奧運健兒每次出征都要從國內專門攜帶泡菜出國,有時由于外國海關檢疫不予放行竟然啟動了外交交涉。如果運動員吃不上泡菜,沒有食欲,就會影響比賽成績。連日本一度也有這樣的傳說:說是日本讀賣棒球隊實行“泡菜作戰(zhàn)”,在賽前讓隊員們用泡菜佐餐,結果隊員們個個元氣大增,比賽中生龍活虎,取得了驕人的戰(zhàn)績。聽起來似乎有點兒“神”,或許也有點廣告的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確實把泡菜視為“健康食品”,泡菜也確確實實風靡了日本列島。
以中國人尊為“國酒”的茅臺為例,日本人曾動用氣象色譜儀對陳年茅臺酒進行全面分析,發(fā)現其中包含230余種香氣成分,高于法國的紅酒和白蘭地,而中國的科學家也證實有一百多種微生物對茅臺的主體香氣產生了影響。
泡菜、咸鴨蛋、臭豆腐、茅臺酒,包括茯茶,都是一種微生物的世界。東方人不僅信,而且還親身踐行,樂此不疲。讓歐美人相信食品中的微生物則比較困難。
三、日本人崇尚養(yǎng)生
不贅述。否則有東方月亮太圓的傾向。
向來有長壽國美譽的日本人如獲至寶把茯茶帶回與國人分享時,如果您現在還對茯茶是中國邊銷茶抱持負面評價甚或不屑一顧,那您真的不能算全然體會過緊壓茶的深邃奧妙。據說全球搜索茯茶二字,至少3分之1是日本網在作介紹或銷售。
茯茶是黑茶中的品質靈魂,其制成工藝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敖鸹ā睂W名“冠突散囊菌”,是地球上新發(fā)現不到30年的微生物,過去只在千年靈芝上偶爾發(fā)現過。茯茶與其他茶類一樣,經過分離鑒定的化合物約有500多種,其中有機化合物450種以上,但冠突散囊菌卻是其獨有的?!敖鸹ā敝瞥晒に嚤涣袨閲叶墮C密,加以保護。早些年,日本、韓國一直企圖竊取這項技術,但由于收到中國政府的嚴格保護,始終未能得逞。
劉仲華教授曾應邀在北京為國家領導人舉辦時長達兩小時的專場“黑茶神奇的”金花菌高端講座,在講座中劉教授講到: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從茯磚茶原料檢出的香氣成分有60種,發(fā)花以后卻檢出了多達66種,發(fā)話期間,醛酮類物質比之前增加了3.2倍,萜烯類與芳環(huán)酵類增加1.7倍,脂肪醇類增加4.7倍。雜環(huán)化合物和其它變化了的芳香物質組成了菌花香,形成了茯磚茶的特殊香味。由于冠突散囊菌等微生物的大量參與,形成了特有的菌花香,并由于這些微生物的作用以及在加工過程中的高溫高濕作用,茶多酚的氧化、縮合、蛋白質和纖維素等大分子的分解,氨基酸、糖類、咖啡堿等各成分之間的聚合、縮合等一系列反應,形成了茯磚茶的獨特品質風味。
劉仲華教授對茯茶發(fā)花的定義是:
“茯茶發(fā)花”就是在一定的水熱作用下,通過優(yōu)勢菌種——冠突散囊菌的大量繁殖,形成孢外酶,并通過孢外酶和水熱作用,與茶葉中的多酚化合物等成分聚合、分解,并與微生物本身一道,形成了茯茶的特殊色、香、味、形,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健康的茶飲料。
茯茶不僅是當今世界最天然保健品,也被稱為“美容茶”、“減肥茶”等,具有多方調解人體代謝,技能平衡的作用。正因如此,其在韓國這個普遍采用手術整形換取美麗外外形的國家備受推崇。同樣在注重養(yǎng)生,人均壽命最高的日本,有著神奇保健功效的黑茶,同樣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因此,日、韓的覬覦黑茶發(fā)花技術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遠不止韓國和日本,在北美和歐洲,以及其他許多地區(qū),伴隨著心腦血管病癥的日益增高,糖尿病等富貴病的蔓延,茯茶越來越表現出一種“全球保健品”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