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前普洱茶春茶、雨水茶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4-10-16 點擊:50
十多年前可能在很少有人進入茶區,尤其是在雨季。因為那個時候的茶價非常低,茶農還不像現在這么富裕,建不了現在隨處可見的陽光大棚(專門用來曬茶葉的),當年每當下雨茶葉沒法曬干,茶農就將殺青揉捻好的茶葉放置在竹籬上,竹籬是用竹子一片一片編的,大概2米多長,把茶葉放在上面,再把這個竹籬擔到房梁上面去。
過去少數民族生火做飯是沒有灶臺的,都是在房子中間有個火塘,就在火塘里邊生火做飯,而且他們都是燒柴,一生火就會有煙往上冒,剛好沒有干的茶葉就在上面,等茶葉干好以后,茶葉也就同時將煙塵的細小微粒吸附了進去,因此茶葉中就含有煙味。
燒火做飯不是一下兩下,那個火一天24小時都有。茶葉遇上陰天干燥的話,不是一天能干燥的,可能要兩三天。熏兩三天,火煙味肯定就比較大。自從2005年以后,隨著茶價上漲,以及市場對品質要求的提高,部分茶農就開始搭建陽光大棚,不再將茶葉擔在房梁上了,有煙味的茶葉也就越來越少,這就是茶葉中火煙味的來歷。
這個火煙味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特征。如果您手上有2005年以前的老茶,沒有煙味或者火煙味很輕,年份沒有問題,那么你的茶是那個年代的春茶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煙味很重,那么雨水茶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如果年份不太明白,又沒有煙味,那就需要謹慎一些了。煙味和是否是古樹茶,是否是有機茶、是否是生態茶真的沒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