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的渥堆究竟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4-10-02 點擊:44
渥堆,不熟悉茶葉的朋友可能連這兩個字都念不清楚,但熟悉的茶友就會知道它其實是普洱熟茶工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這道工序不僅直接關系到熟茶成品茶的口感,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風險,一不小心的話茶葉就報廢了。
普洱熟茶的誕生歷史非常短暫,只有40年左右,雖然普洱茶產自云南,但把普洱茶發揚光大的卻是廣東、香港等沿海地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東地區茶樓盛行,許多茶樓大量進購當時非常便宜的云南普洱茶,機緣巧合間發現了普洱茶陳化后飲用的絕美滋味。
于是,普洱茶越陳越佳的口碑不脛而走。為了滿足日益增大的茶葉需求量,云南的制茶人開始苦思如何加快普洱茶的發酵陳化,在借鑒了黑茶的制作工藝后,進而開發出了普洱渥堆。(也有說法是由廣東人最先創造出普洱渥堆技術。)
渥堆的工藝并不算太復雜——將鮮葉干燥制成毛茶之后,按量堆成小山的形狀,灑水,蓋上布,讓茶葉進行發酵制茶師傅定時翻動茶葉和灑水,以控制茶堆的溫度和茶葉發酵的環境。一般來說,渥堆工藝要持續一個月左右。
不過近年來有廠家為了減輕堆味、增加口感而改良工藝,采用低溫、少量多次灑水、長時間發酵渥堆時間甚至達到了3個月。這便是普洱熟茶最為重要的工序。
經過渥堆后的普洱茶湯色晶瑩紅,味道醇厚甘甜。與普洱生茶不同的是,熟茶十分溫和,對人體的刺激非常少,長期飲用還能起到養胃腸的作用。但如果工藝技術不 高,制茶師傅經驗不足,渥堆也存在一定風險,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燒堆。溫度過高,讓處于堆心的茶葉變黑碳化,失去了飲用價值。
除此之外,不成熟的渥堆工藝還會對茶葉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如果葉底像柴火一樣特別干、特別焦,可能就是渥堆時燒了心;如果葉底十分耙軟,一捏就爛了,可能 就是渥堆時水分沒有控制好,水分太高的緣故;還有一些熟茶中品飲到的焦味、霉味,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從渥堆里產生的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