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茶葉變質的四個重要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4-10-01 點擊:54
如果想常年有新鮮的茶喝,使茶葉在長時間內(nèi)保持其固有的顏色、香味,就首先要了解茶葉發(fā)生不良變化的原因。茶葉是疏松多孔的干燥物質,儲存不良不當很容易使茶葉變質、變味和陳化。造成茶葉變質的主要因素是:溫度、水分、氧氣和光線。因此,在儲存茶葉時,切勿使茶葉受到溫度、水分、氧氣、光線的傷害,否則茶葉容易變質。1、溫度
茶葉在溫度越高的環(huán)境條件下品質變化越快。實驗證明,在平均每升高10℃的條件下儲存的茶葉,其色澤褐變速度將增加3~5倍,如果將茶葉儲存在0℃的環(huán)境下,基本上能抑制茶葉的陳化和品質的損失。所以,茶葉切勿放在高溫下儲存。
2、水分
茶葉的水分含量在3%左右時,可以較有效地把脂質與空氣中的氧分子隔離開來,阻止脂質的氧化變質。當茶葉的水分含量超過5%時,水分就會轉變成溶劑,加速茶葉的變質。
3、氧氣
茶中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維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黃素、茶紅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氣有關。這些氧化作用會產(chǎn)生陳味物質,嚴重破壞茶葉的品質。因此,將茶葉裝入多層復合袋或罐中,抽出氧氣成真空包裝,有的再沖入氮氣,使茶葉在無氧環(huán)境中停止自動氧化,如再冷藏則更佳。
4、光線
光線的照射可以加速多種化學反應,對儲存茶葉極為不利。光能促進植物色素或脂質的氧化,特別是葉綠素易受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紫外線對茶葉色澤的損傷最大。因此,茶葉即使在低溫及無氧條件下保存,一旦受到強光照射,仍會發(fā)生色澤劣變,且產(chǎn)生一種日曬氣。故茶葉的包裝材料不宜用透明袋,切勿放置在光線照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