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縣三方聯動振興茶產業
發布時間:2024-09-27 點擊:52
“將來,如果光澤茶能有叫得響的品牌,那么光澤茶的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這就是我的夢想。”17日,福建省無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連勝如是說。近年來,以無余茶業為代表的光澤龍頭茶企依靠品牌打通發展路徑,一體化的精深加工做得風生水起。
光澤縣茶葉資源豐富,生長的茶葉品質獨特,種茶、制茶的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由于品牌建設相對滯后等原因,茶產業發展較緩。“我縣的茶葉加工現在還是以初制茶為主,產品的附加值低,生產、經營長期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產業發展。”光澤縣質監局局長謝敏有感而發,“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光澤“干坑紅茶”特有的品質特性大做文章,創建自己的紅茶品牌,引導茶產業特色化發展,凸顯新優勢,實現彎道超越。”
按照“政府搭臺、部門配合、企業唱戲”,三方聯動振興茶產業的基本思路,光澤縣相繼成立茶業發展領導小組和茶業協會,并成立茶業專業合作社。光澤縣質監局根據茶產業發展規劃,多次協調、溝通,將光澤縣境內屬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段種植的紅茶列入了武夷紅茶(正山小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大幅度增加茶葉產品附加值。
為進一步提升光澤茶葉在國內茶產品市場的應有地位,名牌產品成為左右效益和影響力突圍的關鍵。光澤縣質監局大力拓展以干坑紅茶為主的市場,引導實施茶園標準化種植,以生產有機茶葉為標準,指導企業抓好關鍵環節控制,擴大良種茶樹應用面積,淘汰老化品種,引進新茶樹品種,規范種植管護技術,提升產量和質量。同時制定品牌戰略培育和發展計劃,積極推動縣政府出臺相關獎勵措施,引導有潛力的企業申報福建名牌產品。
目前,光澤縣茶葉種植面積約2000余公頃,品種包括小種紅茶、福云、龍井和鐵觀音等。謝敏表示,下一步質監部門將不斷引導企業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創建自主品牌,實實在在地推動光澤茶產業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