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無緣奧運會專家為其打造強勢品牌獻
發布時間:2024-09-27 點擊:58
浙江在線04月22日訊“立頓”不種一棵茶樹,但它收制的茶葉卻依靠這個品牌被全世界認可;“西湖龍井”擁有很多自己的生產基地,最后卻被擋在了奧運會門檻外,這說明什么問題?
“主要還是因為缺乏一種有國際影響力的強勢品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宋少祥說。
昨天,在西湖龍井茶保護與發展高級論壇上,各路西湖龍井茶研究專家提出了很多的觀點和建議。
觀點一:西湖龍井需要統一的強勢品牌
現狀
西湖龍井品牌林立
說起“西湖龍井”的品牌,稍微能說得上口的就有貢牌、龍塢牌、獅牌、西湖牌、西塢牌、梅牌、御牌、六和塔牌……現有各品牌的西湖龍井(也就是茶葉公司)也各自為政,規模、產量有限,市場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小。同時,“西湖龍井”的品牌林立,不僅面臨著四分五裂的“門派之爭”,而且容易出現以假亂真的事件,導致消費者給“西湖龍井”品牌打上一個問號。
2005年,在杭州家門口舉辦的國際茶業大會上,評出了10個金獎品牌,但西湖龍井竟然榜上無名。前段時間,在杭州的絲綢、宜興紫砂等先后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指定商品時,“西湖龍井”因難以支付500萬元贊助金,倒在奧運會門檻外。這讓愛茶、種茶、賣茶的浙江人備感失落。
對比
不產茶的“立頓”成世界第一
“立頓”茶葉公司的茶葉年銷售量曾達到全球茶葉貿易量的四分之一。在西方國家,“立頓紅茶”幾乎是每人早餐的必選飲料,“立頓”品牌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的茶葉品牌。
“立頓”為什么會成功?宋少祥分析,關鍵在于“立頓”的品牌戰略。“立頓”的操作模式是,從世界各地采購紅茶,按既定的質量標準進行十幾種小樣拼配后,挑選出成本最低而質量符合標準的配方,然后大批量生產,發往世界各地。所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購買到的“立頓紅茶”,其優良的品質幾乎是一樣的。
對策
可先走“母子商標”路線
西湖龍井如何樹立有影響力的強勢品牌,宋少祥給出了幾條建議:
第一步:建立一個“母子品牌”管理體系。其中,母商標要求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然后又借助其知名度來推介子商標。比如,“西湖龍井”可作為母商標,推廣這樣一個品牌,比企業單獨創品牌容易多了。
第二步:成立集團或創股份公司。從長遠看,成立西湖龍井茶集團有限公司或者西湖龍井茶股份有限公司是“西湖龍井”茶品牌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另外,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在制定標準、扶持龍頭企業和質量監管方面給予相應的支持。
觀點二:保護龍井傳統品種
現狀
為利益茶農紛紛換種早熟品種
在整個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里,茶樹的品種主要有龍井群體品種(又稱農家品種)和選育的龍井43。群體品種是西湖龍井的傳統當家品種,內在品質好,而且香氣汁味濃,目前,約占整個種植面積的60%。但因為這個品種發芽期很晚,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能采茶,而龍井43發芽期比群體種一般要早10天左右,茶農容易賣出好價錢。這幾年,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茶農在更換茶苗時,更多地選取出芽早的龍井43 ,致使龍井群體種的面積逐年下降,構成對傳統當家品種的威脅。比如,今年因為冰雪天氣影響,西湖龍井茶采摘延遲,這讓翁家山和梅家塢一帶的茶農坐不住了,紛紛提前一個星期搶摘。
對策
保護傳統品種
“西湖龍井優越的品質,與群體品種的適制性是分不開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副院長俞其坤說,因此,必須要保護茶樹的種質資源,嚴格控制淘汰龍井群體種,提升群體品種的價值,同時制定該品種保護辦法:比如在列入保護范圍內的龍井群體品種區域,統一設立保護標志。
觀點三:保護手工炒茶工藝
現狀
30歲的炒茶傳人出現“斷檔”
西湖龍井茶傳統手工炒制工藝是一門要求很高的技術,培養一名熟練的炒茶工,起碼得四五年時間,而且炒茶是一個體力活,時間長、干活累。因此,茶農往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很多年輕人也不愿意從事炒茶,導致不少地方30歲左右的炒茶傳人出現了“斷檔”,而雇傭外地人炒茶的現象卻越來越多,有的優質茶葉因炒制工藝不高而品質下降。同時,機器炒茶工藝的引進,在提高炒茶效率的同時,也直接威脅到西湖龍井傳統手工炒茶技藝的傳承。
對策
對炒茶人才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