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普茶在哪個成熟階段的柑果所制作出的茶好
發布時間:2024-09-25 點擊:61
柑普茶算是這兩年茶屆最火的明星了,前段時間的小青柑刷爆朋友圈也證明了這一點,可是對于柑普茶,很多茶友還是有些不太了解。例如小青柑、青柑、二紅柑及大紅柑怎么區分,這幾種不同時期采摘的柑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呢?今天給各位茶友理清思緒。
一般我們說柑仔普洱或是大紅柑陳皮茶指的都是柑普茶,原料大類都是柑皮加熟普共同發酵,只是因為不同的產品使用了不同時期的柑皮原料,故才有了差異之分。
青柑一般默認為采摘于農歷立秋至寒露期間(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時果皮尚未著色,外表色澤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點微凹且密,不顯皺縮,質硬皮薄,味辛氣香;二紅柑指采摘于農歷寒露到小雪期間(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與熟果之間,故表皮褐綠中有微紅,皮質稍厚帶硬,油室凹孔較大,味辛苦中稍帶微甜;到這里大家肯定能明白大紅柑了: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間(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
小青柑的采摘時間還早于青柑,尚處于幼果階段,小青柑芳香油含量比大紅柑要高,柑味強烈,味苦澀香馥郁,皮厚生硬,加工工藝難度較高。
小青柑和大紅柑相比,內含物質最大的不同在于,小青柑揮發性果油(檸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
柑橘酸:是果酸的一種,是一種對皮膚有益的營養物質,對皮膚有良好的滋養作用。
檸檬烯:具有良好的鎮咳、祛痰、抑菌作用,復方檸檬烯在臨床上可用于利膽、溶石、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
其實拋開熟茶原料這一環不說,對于柑仔、青柑與紅柑的yao理價值目前爭議較大。有人說柑仔幼果果酸果油等內含物質非常豐富,品飲雖微苦澀但良yao苦口,后期的陳化必會產生更大的yao理價值;也有人說大紅柑成熟度高,符合自然萬物生長規律,且內含海綿松絲較多,品飲甜度高對胃零刺激。孰是孰非姑且不論,但飲用優質柑普茶有益于人體健康是無庸質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