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度
發布時間:2024-09-24 點擊:71
說起耐泡與否,通常會被認為是判定一款茶好壞的其中一個標準。
茶耐不耐泡,雖然能夠側面反映一些茶葉的品質,但絕不是作為評判好壞的唯一標準。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西湖龍井的耐泡程度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01茶樹的品種、樹齡和生長環境
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及內含物質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耐泡度。
理論上講,喬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為半喬木,再次為灌木。
在制作工藝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茶葉的耐泡度是喬木>半喬木>灌木。
而樹齡和生長環境也是決定因素。
在同等生長環境下,樹齡老的茶樹相比小樹和臺地茶(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代茶園種植的茶樹)更有自然優勢。
不同的生長環境下,高海拔區域的茶園,云霧環繞,植被豐富,日夜溫差大,漫射光多,茶葉中蛋白質、氨基酸、芳香物質等內含物豐富,茶葉自然更耐泡。
而低海拔正好相反,茶葉內含物不足,不僅不耐泡,滋味也有所欠缺。
制作西湖龍井的茶樹為灌木,相比較其他茶類來說,耐泡度略有欠缺;
群體種制作的西湖龍井會比龍井43做的西湖龍井更耐泡,因為群體種是老樹種;
西湖核心產區獨特的地理條件優勢產出來的西湖龍井要比非核心產區的茶葉耐泡。
02葉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
通常來說,全是芽尖(嫩芽)的茶比較不耐泡,而一芽兩葉或者三葉的茶,耐泡度會高一些。因為粗老的原料中茶多酚等內含物質更為豐富,能在沖泡過程中更持久的維持茶湯的滋味。
茶葉完整程度與茶葉的耐泡度成正比。
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
一些茶條較細碎的(如紅碎茶),茶葉中的物質更容易浸出,釋放得更快,所以不耐泡。
高檔西湖龍井是嫩芽尖所制,耐泡程度倒不如雨前茶,但是這并不影響高檔明前茶的品質。
03茶葉的采摘時間
保證茶樹品種相同、制茶工藝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時間段采摘的茶青做出來的茶葉的耐泡程度也是不同的。
就拿西湖龍井的明前茶和雨前茶來說。
谷雨前天氣的溫度比清明前高很多,在這一時間段內,茶葉的內含物質會迅速的生成,內含物質更為豐富。所以通常來說,雨前茶比明前茶更耐泡,且口感滋味更醇厚。
04泡茶的方法和過程
茶葉的沖泡過程也是影響茶葉是否耐泡的關鍵因素。
這還要從泡茶三要素講起。
投茶量:泡茶要掌握適當的茶水比,否則,投茶量太少,注水量太多,茶葉自然不耐泡。
浸泡時間:茶葉在水中浸泡久了,內含物質過快的釋放完了,就會被認為不耐泡。
水溫:同一款茶,要找到適合的水溫沖泡,否則影響口感和耐泡程度。
西湖龍井的茶芽偏嫩,如果沖泡水溫過高,茶葉被燙壞,也就影響了耐泡度。
想要喝到好喝又耐泡的西湖龍井,沖泡技藝也是重要因素。
品嘗到的一款好茶,是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不能以耐不耐泡來斷定茶葉的好壞,但是要明白表面現象背后的本質。
那么, 快點去看看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你家西湖龍井的耐泡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