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茶“盛宴”即將到來
發布時間:2024-09-18 點擊:61
16日,2015年第二屆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制茶能手”評比賽開始收樣了。每名社員在送大紅袍、肉桂、水仙的茶樣之外,還會送一些自己喜愛的品種茶茶樣。因為,評比賽期間,有“香約黃村走近品種”這個活動。
“品種豐富,這是黃村茶人的驕傲,也是茗川世府可以自豪的。”武夷山市星村鎮黃村村黨總支書記、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正華表示。
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茶樹品種種類繁多,琳瑯滿目。據《茶葉志》上記載,僅慧苑巖有名字可查的品種就多達264個。
據《武夷巖茶名叢錄》的作者羅盛財介紹,清末到1949年,武夷山引進的品種有水仙、矮腳烏龍、梅占、佛手等;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引進的品種有本山、奇蘭、桃仁、福云6號等;上世紀80年代引進示范推廣的品種有八仙、鳳凰單樅、黃觀音(105)、黃奇、丹桂(304)等。他說,引進品種主要以無性系、適制烏龍茶的品種為主,而且須經過多年、多點生產實踐鑒定。
品種茶大都具有獨特的個性,或是外形,或是顏色,或是香氣,或是味道等等,這也是品種茶之所以受到眾多喝茶者喜愛的原因。
一種茶葉之所以有自己的名字,一定是有自己的個性,他們的個性大致由三大要素所決定:一是地理區域,二是茶樹品種,三是加工工藝。其中,地理區域是核心要素,這一點得益于自然的恩賜,包含了地理區域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此種自然條件形成了適合生長的茶樹品種,根據茶樹品種產出的茶葉外形及其內質,制茶師傅摸索出最為適宜的加工工藝。根據茶葉產區的實際情況來看,具有相同或近似自然條件的地理區域都很小、很有限。
7月3日至5日,第二屆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制茶能手”評比賽將在星村鎮黃村村開賽。比賽現場特設了“香約黃村走近品種”區域,所有與會者都可以品嘗各種各樣的名叢、品種,同時,現場還有專業人員介紹名叢、品種的相關文化。
星村鎮黃村村地理環境優越,而作為武夷山品種茶種植、制作品種最多的茶村,黃村具有多年培育茶苗經驗,出產的茶苗不僅品質好,而且優良品種多,使得購買者紛至沓來,茶苗遠銷浙江、廣東和江西等地。近幾年,隨著武夷巖茶的市場逐漸走俏,黃村村民也借勢培育起茶苗,現有400多畝品種茶苗培育基地,從最初肉桂、水仙、梅占等為數不多的品種到現在30多個品種茶苗的培育。
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名叢、品種超過200種,以黃村茶農為主的茗川世府“制茶能手”比賽中,每位會員都將選送至少一種品種茶參與賽事。屆時,將有100多名會員選送的至少100多個品種茶茶樣供大家品鑒。
黃觀音、金觀音、奇蘭、雀舌、丹桂、石乳……據茗川世府生態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些社員介紹,基本上每名社員種植、生產的品種茶都在5個以上。可想而知,將這些品種集中在一起,會是怎樣的一種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