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村風云三十年|何生:爆倉了一千萬,最終妻離子散
發布時間:2024-09-16 點擊:89
接作者上文《芳村風云三十年|潘新:從老茶客變成了茶葉品牌商》。“一開始是風一樣地漲,不管什么茶、不管哪家的茶,只要說是普洱茶就隨便漲;后來則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跌,跌到整個市場都沒人敢接貨。”
坐在“運寬陶藝行”里的老楊回想當時情景不住嘆息,“我有很多老鄉本來不是做茶的,都忍不住誘惑被卷進來了。就說整個市場做紫砂壺的同行,有90%加入了普洱茶的炒作,我特別慶幸自己當時忍住了手癢,沒去賭這一把。”
“那個情況到現在我都忘不掉。噯,那邊的靚仔,來兩客腸粉加豬雜粥。”我們在芳村茶滘一帶城中村的某家茶餐廳里,采訪了不愿透露姓名、如今已離開茶葉這一行的何生(化名)。他招呼我們喝粥,熱乎乎的氣息里食材雖然不算太講究,卻秉持了廣州這座城的一貫美味。
“你問我2006年開始的普洱茶熱炒到什么程度?我跟你講,當時那種模式呢,是一開始炒作的人,他有一批貨,可能是一萬件,但因為他是壟斷的,是同一個批號或是同一個牌子的,他就整個收下來。然后他可能會拿出來300、500、1000件的量,就投一批到市場。”
“剛開始出貨時可能是1000塊一件,然后過個兩三天,就會有人來街上問有沒有這個品種,你有,那我就給你1050元,你有幾件,那他就拿走,你就有錢賺。”
“之后你覺得有錢賺又叫別人幫你運過來,然后又有人找你買,變成1100元/件,你又賺了就再拿幾件,這樣反反復復地有人買,你就不斷進貨不斷加價,這樣市場出貨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高,許多人都對炒普洱茶有了興趣,而且認定這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貪婪背后就是黃金下的陷阱
在芳村街上,當時不止茶莊茶店,連所有的餐廳門口都堆滿了普洱茶,街上送貨的車夫也買貨賣貨。而且一開始只是炒作一兩個名牌的普洱茶,到后來全民都來炒,只要是普洱茶就漲價了,就連假的甚至是壞的根本不能喝的茶,它也在漲價。
那個情形,就像90年代深圳證券交易所行情最火爆時,全社會都來炒股票的感覺。其實說到底,這樣持續的炒貨是因為一直有人在背后操作,炒了半年,可能把一件貨從1000元炒到5000元,等到5000元的時候,他就把剩下的全部放掉。
“其實原理講起來不復雜,就是有人一邊哄抬這個價格,一邊他這個貨物是囤積不賣的,普洱茶在市場的流通就是那點量。于是在發財效應的催眠下,市場里每個人都想買,但就是買不到貨,你明明知道這個東西有錢賺,這一箱茶葉我一天就能賺1000塊,可是他最多就給你幾件,你想拿50箱,對不起沒有。”
“可是到最后那一刻的時候,漲到5000塊他的心理價位到了,那你要50箱他就有了,他一次性就全部把庫存放掉了,清了。這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
何生在講述這一切時,顯得很平靜,讓人想不到他有過爆倉一千萬的經歷。而他說那場風波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為了還債他估清店鋪,為了不影響妻兒的正常生活和妻子離了婚,告別了自己不到六歲的兒子。而他出國打拼,一切重頭來過。
“很正常的,你想這樣瘋狂地炒,很多人的資金都崩掉了。跑路的人也有,但更多人是被茶葉死死套在了高位動彈不得。痛苦啊,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有人手里拿著當年的茶,一生財富就這樣化為了泡影。所以人啊真的不要太貪心,有多少錢是你該賺的?賺多少錢才夠?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剛剛四十歲的何生,一半白了頭。他點一根煙,手機鈴響幾次,都被他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