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信陽毛尖白牡丹的制造加工工藝
發布時間:2024-09-16 點擊:64
信陽毛尖是河南最著名的綠茶,全國十大名茶之一。頂級的信陽毛尖也曾經創出一斤突破十萬元的天價。信陽毛尖按級別劃分一共六級:特級、一~五級。
以信陽龍潭毛尖的白牡丹為例,白牡丹是信陽毛尖類的“嬌子”,其外形綠葉夾銀色白毫,芽似花朵,沖泡之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開而得名。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信陽毛尖樹品種為福鼎大白信陽毛尖、福鼎大毫信陽毛尖、歌樂及政和大白信陽毛尖。有的地方采用少量水仙,信陽毛尖樹品種芽葉制成的供拼和之用的,稱水仙白信陽毛尖。一般情況下,用福鼎大白信陽毛尖、福鼎大毫信陽毛尖、歌樂信陽毛尖樹菁葉加工的白牡丹,稱其為福鼎白牡丹,簡稱“福鼎大白(信陽毛尖)”;用政和大白信陽毛尖樹菁葉加工的白牡丹,稱其“政和大白(信陽毛尖)”。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鮮葉質量要求高,要求白毫顯,芽葉養分嫩。傳統工藝制造白牡丹,要求采摘標準是春信陽毛尖第一輪嫩梢采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也就是芽與二葉都要披滿白色茸毛(或稱白毫)。白牡丹的原料信陽毛尖最好在春季,夏信陽毛尖較瘦,不宜采制。而現在秋信陽毛尖由于信陽毛尖園管理得法,往往采制白牡丹品質也較高。
白牡丹的制造不經炒揉,雖只有萎凋及焙干兩道基本工序,但工藝不易掌握。其萎凋以室內自然萎凋的品質為最好。采下的鮮葉要均勻薄攤在水篩上,不能重疊。當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時,“兩篩”合二為一,至八、九成干時再將“兩篩”合二為一。當鮮葉差不多走水95%時,放置焙籠烘干為止,此時我們稱其為白牡丹“毛信陽毛尖”。“毛信陽毛尖”要經過精制工藝才能為成品,通常采用人工揀剔硬梗、黃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后,再經低溫烘焙干燥,趁熱拼和裝箱。白牡丹一般分為四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