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說茶1001夜之81:普洱茶香續
發布時間:2024-09-10 點擊:99
關于樟香的。很早之前,大家看過的說法: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樹林,這些樟樹多數高達一二十丈,在大樟樹底下的空間,最適合普洱茶的種植生長,大樟樹可以提供茶樹適當的遮陰機會,在樟樹環境下可以減少茶樹的病蟲害發生。如在樟樹枝葉上生有許多小蜘蛛,會垂絲下來,吃掉茶樹上的小綠葉蟬等病蟲。更可貴的是普洱茶樹的根,與樟樹根在地底下交錯生長,茶葉有了樟樹香氣,貯存于葉片中。
我用幾個方式來證明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樟樹+茶樹=樟香?那么同樣,這棵樟樹也會帶有茶香?如果種棗樹就帶棗香,種蘭花就帶蘭香,那么,種橡膠,就帶橡膠味?茶葉有了樟樹香氣,貯存于葉片中。怎么可能?請注意關鍵點:科學研究發現有些普洱茶里面確實含有一種叫芳樟醇的物質。這種物質,必須是經過發酵才會激發出來,也就是說,樟香如果出現,那么意味著這個茶要么是熟茶,要么是較長年份的生茶,以及經過入倉(受潮)的生產。總之,跟濕度有關系。
六花香
關于花香,可能不同的做茶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只能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我經歷過有花香的茶:景邁茶區的茶,哀牢山的茶,以及今年我們知味的茶。這種花香,是淡淡地,并非很濃郁的香氣,但我僅在新茶階段,毛茶階段,有感覺到這樣的香氣。
知味這個茶,是我今年很意外的茶,因為在生產出來發現跟我預想不太符合,很抱歉,我在做茶的時候,僅僅憑直覺,覺得茶不錯。因為茶的生態環境是我所理想的,森林覆蓋率高,茶樹周圍,雜草叢生,但我確實在毛茶階段沒有喝出花香。在成餅后,才發現,這個茶具有這樣的特性。這個說法也許會令人失望,仿佛做茶人在做之前就應該知道這個茶會怎樣。事實是,做茶,有時是要靠運氣的,這個才是客觀的態度。
七蜜香
關于蜜香,2-5年的茶都會呈現出這一點,即經過發酵一段時間的生餅,會出來這樣的蜜香。我們可以在2007-2010年的茶中體會出這些。302的易武,在2010年淡而無味,2011年經過夏天,蜜香呈現出來。
八原野香或者野香
就這個名字而言,你可以想見,野生茶具備的濃郁香味,用原野香來描述,是恰當的。這種茶香太過明白,最簡單的方法是試試大滇的2010年野生茶,回溯這個茶,我的主要意思是:這樣做的茶,嚴格來說,算是普洱茶,一個比較另類的,不能穩定供應的普洱茶。
九參香
這個香味讓我迷惑了很久,而且特意去找這樣的茶,來捕捉這樣的感覺。大約花了6000多元,買到了一餅號稱參香明顯的茶。哦,嚴格來說,是一片磚。通過著名茶人的推薦,這個價格算是非常優惠的了,學習,總是要交點學費。這個茶,是一片80年代初的熟磚,在香港存放。確實明白了老茶人說的參香是怎么回事。
十藥香
關于藥香,在我的理解力,非常老的年份茶里,會出現這樣的味道。而這個,我在干倉的老熟茶里有過體驗。一個是中茶原來的那個15年陳香版本的熟茶(2005年包裝),即1990年的茶;第二,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把2001年布朗磚用110cc的蓋碗,投茶量15克,泡出味道,出現了所謂的藥香。注意:熟茶,干倉,多年陳期,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味道。確實跟熬中藥的藥湯外形和口感都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