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邊茶南邊茶和西邊茶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4-09-09 點擊:67
四川邊茶,因銷路不同,又分為有南路邊茶、西路邊茶。南路邊茶,有毛莊茶和做莊茶之分,成品經整理之后壓制成康磚和金尖兩個花色。西路邊茶,邊茶更為粗老,其成品茶有茯磚和方包兩個花色。
南路邊茶
南路邊茶,是一款由四川生產,專門銷售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緊壓茶,過去又分為有毛尖、芽細、康磚、金玉、金倉6個花色;不過現已簡化了康磚、金尖茶兩個花色;南路邊茶,以比較粗老的鮮枝葉所制的毛茶壓制而成的;原料比較粗老,并且包含有部分的茶梗,必須經過復雜的制作過程才可以使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的轉化,這樣才有利于熬煮、飲用。
按照鮮葉加工方式不同,南路邊茶又可以分為有兩種;鮮葉采割下來以后,殺青后沒有經過蒸揉而直接干燥的,這樣的叫做毛莊茶;而鮮葉采割下來,殺情后還需要經過復雜的蒸揉、渥堆做色過程后,在進行干燥的,這樣的叫做是做莊茶。
西路邊茶
簡稱為西邊茶,是四川省灌縣、北川一帶生產的邊銷茶,用蔑包包裝,分為茯磚和方包茶。灌縣所產的為長方形包,稱方包茶;北川所產的為圓形包,稱圓包茶。現圓包茶已停產,改按方包茶規格加工。方包茶是以筑壓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的一種較粗老的蒸壓茶,每包重35公斤。
南邊茶和西邊茶的區別
四川邊茶的種類區別在哪里,就在于原料是上。四川邊茶的原料比南邊茶的要更加粗老一些,以采割1-2年的生枝條為原料,是一種最粗老的茶葉,產區大都實行粗細兼采制度,一般都好似春茶采摘后一次細查以后,再采割邊茶;有的一年采摘一次,叫做單季刀;邊茶產量高,質量好,以后的一年采割2次,又叫做雙刀季,有利于粗細查兼收,但邊茶質量較低。
有的是隔幾年采割一次邊茶,這樣的叫做是多刀季,茶枝粗老,質量差,不能適應產銷要求,殺青后曬干即可;西路邊茶毛茶色澤枯黃,是壓制茯磚和方包茶的原料。
邊茶怎么鑒別真假?
南路邊茶分兩等六級:上等又稱細茶,包括毛尖,芽細、康磚三級;中等稱粗茶,有金尖、金玉、金倉等三級,品質依次降低。南路邊茶品質優良,經熬耐泡,制成的做莊茶分為4級8等,做莊茶的特征為茶葉質感粗老,且含有部分茶梗,葉張卷折成條,色澤棕褐有如豬肝色,內質香氣純正,有老茶的香氣,沖泡后湯色換紅明亮,葉底棕褐粗老,滋味平和。殺青后未經蒸揉而直接干燥的,稱毛莊茶或叫金玉茶,其葉質粗老,不成條,均為攤片,色澤枯黃,無論是外形、香氣,還是滋味都不及做莊茶,南路邊茶最適合以清茶、奶茶、酥油茶等方式飲用,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西路邊茶茯磚和方包雖其毛茶較為粗老,但成品品質規格要求較高,尤以內質較講究。茯磚磚形完整,松緊適度,黃褐顯金花,香氣純正,滋味醇和,湯色紅亮,葉底棕褐均勻,含梗20%左右。方包篾包方正,四角稍緊,色澤黃褐,稍帶煙焦氣,滋味醇正,湯色紅黃,葉底黃褐,含梗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