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毛尖是如何斬獲“中國十大名茶”殊榮的?
發布時間:2024-09-07 點擊:70
都勻毛尖是如何斬獲“中國十大名茶”殊榮的?
1915年都勻毛尖進軍巴拿馬獲得大獎至今已跨越100年,期間又斬獲了“中國十大名茶”殊榮,但這個獲獎過程卻鮮為人知。
記者欲了解這段故事,受訪的黔南州茶葉協會會長劉世杰格外激動,他說:1986年,都勻毛尖獲評“中國十大名茶”,其過人之處“三綠透三黃”的獨特外觀和優秀的內在品質,成為國內茶商爭搶的名優產品。提起當年參加商業部在長沙舉辦的“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會的事,劉世杰說起了一位關鍵人物:徐全福,當年就是他帶著茶葉參賽的。
1982年春,都勻茶場接到省有關部門的通知,準備茶樣于8月份到湖南長沙參加“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時任場長的徐全福為此激動了好多天,因為這是都勻毛尖第一次參加全國茶葉評比活動。如果這次評比能入選“全國十大名茶”的話,莊晚芳老師的囑托就實現了。幾年前,在浙江大學任教的莊晚芳教授在信中“把都勻毛尖做成全國知名品牌”的期望與囑托,已經成為徐全福人生的追求目標。
評比會在湖南長沙的青園賓館舉行,來自全國13個產茶省提供的300多個名茶樣品被統一編號,分送給來自全國的60多個茶葉專家、教授、工程師和行家進行評鑒,然后逐一打分。8月的長沙,驕陽似火,評比會場內更是熱氣騰騰。300多個名茶樣品擺在桌上,芳香四溢。“都勻毛尖能行嗎?”徐全福內心也不禁暗暗打鼓。可謂精品云集,群英薈萃,高峰對決。
按照評審規則,為了確保公平、公正,茶樣交給組委會后,每個評委都不知道哪個編號的茶樣是什么茶,只負責品飲和審評。評審規則嚴格而精細,專家們用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來評定茶葉的品質,首先從外形上看茶葉的嫩度、形態、凈度、色澤、整碎等五項因子,然后開湯評鑒內質,取3克茶葉,沖150毫升沸水,泡4分鐘,倒出茶湯,按嗅香氣、看湯色、品滋味、看葉底的順序進行審評。
評比一直持續了8天8夜,期間,所有的人都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帶來的樣茶命運如何,直到最后一天散會時,組委會才宣布評比結果,徐全福帶去的“魚鉤牌”都勻毛尖以96分的高分,從來自全國300多個名茶中脫穎而出,與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鐵觀音、武夷巖茶等同獲殊榮,成為貴州省送去的五只茶樣中唯一入選“中國十大名茶”的茶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