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茶學院正式成立 將培養高層次茶業人才
發布時間:2024-09-04 點擊:252
> 近日,貴州大學茶學院在湄潭縣正式成立。至此,貴州茶產業第一縣、全國茶產業第二縣湄潭有了第一所大學。當天,來自省教育廳 ,省農委 、省農科院、貴州大學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湄潭舉行了貴州大學茶學院現場揭牌儀式。采取“2+2”或“3+1”辦學模式 培養高層次人才
貴州大學是貴州的一流大學,學校設立茶學院既能健全貴州大學學科體系,提升貴州大學綜合實力,也能促進湄潭經濟社會提檔升級、全省茶產業發展,助推全省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
湄潭生態環境優美,茶文化底蘊厚重,民國中央實驗茶場曾落戶于此,具有浙大西遷辦學的成功范例。湄潭全縣現有茶園面積60萬畝,是貴州省茶產業第一縣,全國茶產業第二縣,具備茶葉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發達的全產業鏈產業基礎,湄潭翠芽、遵義紅等茶葉公共品牌蜚聲中外。貴州大學茶學院的組建,不僅能加強校地合作能夠實現優勢互補,更能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根據貴州茶產業發展和培養茶專業人才的需要,依托湄潭縣發達的茶產業,貴州大學與湄潭縣“聯姻”,攜手共同建貴州大學茶學院,努力將茶學院建成全國茶葉專門人才培訓基地、茶學科學研究高地和茶產業人才培訓基地。茶學院將根據《貴州大學章程》,構建了貴州大學茶學院黨委、院行政及“3+3+3”的管理和教學科研組織:“3科”——— 綜合科、教學科研科、學生科三個行政科室;“3系”——— 茶生物學系、茶工程系、茶文化系;“3中心”——— 茶葉本科實驗教學中心、茶文化傳播中心、茶葉審評檢測中心。學校已在貴州大學西校區安排教學科研用房3000平米。經過學科專業調整,已組建由30人構成的茶學院教學科研基本師資隊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50%以上,15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通過校縣合作,雙方將用2-3年時間全面建成貴州大學茶學院湄潭校區。把貴州大學茶學院建成我國茶葉專門人才培養基地、茶學科學研究高地和茶產業人才培訓基地。辦學層次以茶學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開展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并為貴州乃至全國培養茶學及相關專業高層次人才。大力開展茶產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
按計劃,貴州大學茶學院的辦學規模設為校本科生400人;碩士和博士(含專業學位)220人。年均培訓茶產業技術人員500人。
助推茶產業發展 校縣合作建茶學院意義深遠
今年2月3日,省委書記陳敏爾到貴州大學視察指導工作時指示:希望貴州大學要充分利用“農”字號品牌優勢,進一步瞄準科研主攻方向,更加勇于擔當,積極參與貴州省茶產業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尤其要努力為貴州茶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更好地為全省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做出自己的貢獻。
對于此次指示精神,貴州大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校長鄭強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茶學院的建設工作。貴州大學作為省內頂級高校,有這個責任和能力為了我省茶產業培養茶專業人才。同時,湄潭是貴州最大的茶區,是全國第二產茶縣,茶產業基礎雄厚。具備茶葉種植、生產、加工、流通全產業鏈的產業基礎,能夠為茶學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踐條件。組建貴州大學茶學院,加強校地合作能夠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3月至5月,茶學院籌備工作組與湄潭縣人民政府就茶學院建設合作方式、合作內容、學科建設、招生規模、辦學模式等內容進行了多次磋商。貴州大學與湄潭共建貴大茶學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均對貴州大學與湄潭合作舉辦茶學院作出了重要批示。
8月19日,貴州大學與湄潭縣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建貴州大學茶學院戰略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明確了合作建設茶學院戰略意義宗旨、合作方式、合作內容、學科建設、招生規模、辦學模式等內容。貴州大學茶學院的建設,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貴州省推進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發展需求,也是貴州大學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發展愿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